美聯儲加息 全球央行轉向 習近平為何不安?(圖)


習近平此前公開演講時,希望西方國家不要過快加息。(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3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美聯儲3月16日加息,多國央行也宣布提高基準利率。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前公開演講時,希望西方國家不要過快加息。中國央行也要逆勢而行,這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攔路虎」。

美聯儲開始收縮貨幣政策 全球大部分央行跟進

3月16日,美聯儲自2018年以來首次加息,努力恢復美國經濟的同時,應對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

美聯儲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百分點,金融業習慣用加息來形容此動作,這標誌著開始結束自疫情大流行以來實施的超寬鬆貨幣政策。

未來幾個月可能會進一步加息,美聯儲決策者表示,他們預計到今年年底,接近零的利率將攀升至1.9%左右。然後在2023年將其提高至 2.8%。

但美聯儲也可能因為通貨膨脹高企,而加快加息的速度。去年12月,大多數美聯儲決策者認為,今年需要加息3次左右,每次加息25個百分點。但是,隨著通貨膨脹前景惡化,政策制定者表示採取更激進的做法,三分之二的委員會成員預計今年將加息七次或更多次。

3月17日,在議息會議後,英國央行再次宣布加息。

這是其連續第三次加息,並標誌著自1997年後,英國最快的貨幣緊縮步伐就此開始。

英格蘭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委員會以8票比1的優勢通過將利率再度上調0.25個百分點至0.75%,僅副行長Jon Cunliffe投票支持不改變利率。

3月17日,臺灣央行舉行第一季度理監事會議,宣布從3月18起加息1碼(0.25%),啟動睽違10年的首次加息進程。

臺灣央行總裁楊金龍於去年12月理監事會議就表示,2022年的貨幣政策會朝向緊縮,主要考量是通貨膨脹的因素,衡量加息包括:通貨膨脹上漲情況、受疫情影響的內需產業復甦情況和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動向共三條件。

料將未來更多國家央行將跟進,收緊其貨幣政策。

習近平呼籲西方不要過快加息 中國央行要逆行

在上一次全球金融危機之後,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應對危機能力得到了提升。然而,北京當局似乎又走上了大規模釋放流動性刺激經濟的老路。

3月14日,官媒《中國證券報》報導表示,美聯儲開啟加息週期,海外主要央行加快政策調整將進一步得到驗證。但同時,市場對中國央行進一步放鬆貨幣仍然存在期待,而且這種預期隨著2月金融數據的落地而明顯增強。

3月11日,中國央行公布了2月的金融數據。相比於超預期好轉的1月金融數據,2月金融數據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反轉,無論是總量還是信貸結構,2月金融數據的整體表現都大幅低於預期。

這意味著前期信貸項目透支,以及目前中國經濟依舊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對於中國央行降息的可能時點,當前市場各方尚存分歧。而後續季度稅期高峰的到來,以及政府債券發行消耗流動性,都可能成為降准的觸發因素。

在1月25日舉辦的記者會上,中國商務部外貿司長李興乾稱,一些國家快速退出刺激措施恐傷害中國的出口,今年中國對外貿易情勢十分嚴峻,「穩增長的困難和壓力前所未有」。

李興乾說:「部分國家刺激政策過快退出,可能引發需求萎縮、價格波動,進而影響到中國相關行業的出口。」

習近平1月17日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併發表演講稱,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但是,習近平講話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對通貨膨脹風險的表述。他即使在承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供應鏈危機和能源緊張以及通貨膨脹高企的情況下,仍呼籲西方國家央行保持現有的貨幣政策。

習近平呼籲各國央行不要過快加息,稱此類措施可能威脅全球金融穩定。「如果主要經濟體在貨幣政策上踩剎車或掉頭,將產生嚴重的負面溢出效應,將對全球經濟和金融穩定構成挑戰,而發展中國家將首當其衝。」

全球主要國家貨幣政策轉向,部分國家外債較多,並且抵禦能力較差,因此,美聯儲加息後,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可能爆發危機。尤其是外債額度達到2.7萬億美元的中國,面臨著一定的風險。並且對中國會有資本流出、對人民幣匯率產生壓力、資產泡沫可能破裂等方面的影響。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