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通報——政府對「徐八子」關懷倍至 好心收留(組圖)
徐州鐵鏈女(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2年2月9日訊】央視閃亮登場了!這是網路世界強烈呼籲也滿心期待的權威媒體,在忙完春晚歡聲笑語的報導在忙完絢麗璀璨的體壇開幕式報導之後,終於把精力放在了海內外聚焦的豐縣,而且給我們帶來了更權威的正能量報導:生了8個孩子的鐵鏈女這輩子碰到的都是好心人!
央視報導稱:1月28日以來,「豐縣生育八孩女子」引發社會廣泛關注。2月7日晚,總臺記者從江蘇徐州市委市政府聯合調查組瞭解到,針對此事暴露出的問題和網友關切,徐州市委市政府及豐縣縣委縣政府分別成立聯合調查組,組織力量走訪基層派出所、鎮村幹部群眾,調閱檔案資料,諮詢相關法律專家。目前,楊某俠的身份已經公安部門調查認定,有關部門對八個孩子與董某民、楊某俠的關係作出了鑑定。紀檢監察機關正在對此事中涉嫌失管失察失職瀆職等問題的有關人員進行調查。
關於楊某俠身份問題,調查組通過查閱董某民、楊某俠婚姻登記申請資料,發現其中含有「雲南省福貢縣亞谷村」字樣,當即派員赴雲南進行核查。調查人員以福貢縣亞谷村為重點,並擴大至周邊多個鄉鎮開展調查走訪,同時發布協查通告。警方通過查閱戶籍底冊,組織亞谷村村幹部及村民比對照片、口音,確定楊某俠原名為小花梅(父母已故),雲南省福貢縣亞谷村人。據小花梅的親屬和同村村民回憶,小花梅1994年嫁至雲南省保山市,1996年離婚後回到亞谷村,當時已表現出言語行為異常。據小花梅親屬反映,同村的桑某某(女,當時已嫁至江蘇省東海縣)將小花梅帶至江蘇治病。目前,豐縣警方已找到桑某某瞭解情況,桑某某稱,當年她是受小花梅母親所托,帶小花梅到江蘇治病並找個好人家嫁了,兩人從雲南省昆明市乘火車到達江蘇省東海縣後小花梅走失,當時未報警,也未告知小花梅家人。後續調查情況將適時公布。
聯合調查組組織市縣兩級醫療專家對楊某俠精神分裂症進行會診,並實施綜合治療,目前楊的精神狀況趨於穩定。入院檢查結果表明:楊某俠牙齒脫落因重症牙周病所致,其他健康指標正常。
同一時間,徐州的第三份通報也連夜發布,看完權威通報和這篇權威報導,我不禁出了一身冷汗!如果我是一個弱智一個傻瓜一個如同鐵鏈拴住的精神病人,我一定會選擇相信這個美麗動聽的正能量傳說,但我知道,包括我在內,這片土地上還有許多心智正常的人良心尚存的人,面對邪惡面對謊言不願妥協的人!我知道,從豐縣第一次通報開始,就撒下了謊言的種子,後面還需要一個又一個謊言來掩蓋,實際上,手足無措的豐縣當局在第二次通報時差一點就把真相告訴了世界。
小花梅?是姓小名花梅?還是「小花梅」只是個代號?她生於何年?父母是誰?此前說她1998年14歲結婚,那麼她的第一次婚姻前夫是誰?什麼時候精神失常?何時離婚?有無子女?即使「小花梅」父母雙亡她的兄弟姐妹呢她的親人呢?既然是走失未通報父母也未報案是董某某撿到的「小花媒」,你們怎麼找到的桑某某又怎能相信桑某某?
第一份通報,女子是本地人,是正常結婚,不存在拐賣。第二份通報,女子是流浪來的,被收養了,不是拐賣,收養後兩個月結婚,不知道從哪裡來的,也不知道他的父母,我們會幫忙尋找。第三份通報,一開始結婚的時候就知道是從哪裡來的,雲南福貢縣亞谷村,找到了,但父母雙亡。三份通報或報導,三個說法,教人們如何來相信?
我們不妨回看一下豐縣此前的兩次通報:
1月28日,豐縣縣委宣傳部首次回應網民反映的「精神失常女子生8孩被鎖破屋」的情況。「經初步調查核實,網民反映的女子為楊某俠,1998年8月與豐縣歡口鎮董某民領證結婚,不存在拐賣行為」,通報還透露女人患有精神疾病,經常「無故毆打孩子和老人」,已經對其救治、對其家庭救助。為董某民一家辦了低保,每月補助金額3000多元!通報初步結論是:被鐵鏈拴住的女人有精神疾病、有暴力傾向、有結婚證、不存在拐賣行為。
網民對豐縣最初的「調查結論」並不買賬,無論是對調查組的組成還是對調查的思路都不認同,特別是否定「拐賣」之說網民更是無法接受,網民希望豐縣公開這個女人的直系親屬,包括籍貫父母或兄弟姊妹,董某民在最初的網紅視頻中,也表達了想找到這個女子家人的願望。
1月30日,豐縣縣委宣傳部發出第二份通報,稱楊某俠(此姓名為董志民所取)於1998年6月在歡口鎮與山東魚臺縣交界處流浪乞討時,被董志民的父親董某更(已故)好心收留,此後就與董志民生活在一起。在生活中發現楊某俠有智障表現,但生活尚能自理。辦理結婚登記時,鎮民政部門工作人員未對其身份信息進行嚴格核實。
2020年11月,公安機關將楊某俠DNA錄入「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賣/失蹤兒童信息系統」和「全國公安機關DNA資料庫」比對,至今未比中親緣信息。調查中也未發現有拐賣行為。其身份信息公安機關將持續深入調查。2022年1月30日,經市縣兩級專家會診,楊某俠患有精神分裂症。目前,楊某俠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通報中特別提到,自2014年5月至今,民政、財政等部門為董志民家庭落實了低保和居民醫療保險政策。每年春節、中秋為其發放慰問金。其中3個孩子每學期享受750元/人的生活補助金,另有2個孩子每學期享受500元/人的政府資助金。2021年鎮政府為其發放危房改造補助3.7萬元,建設新房4間。社會愛心人士也多次為其捐錢捐物。
從第二份通報內容來看,這個女人依然來歷不明,繫在24年前流浪中被董志民已經死去的父親好心收留。楊某俠不是真實姓名,是董志民給起的名字,鎮民政部門當年辦理結婚登記時沒有嚴格審核。生育8個孩子確實是節育措施沒有到位。楊某俠不是24小時被鐵鏈鎖著,有時候會解開。董志民說上鐵鏈是為了防止她傷人防止她亂跑。
徐州鐵鏈女(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兩次通報都強調鐵鏈女不是拐賣來的,政府對8個孩子的關懷可謂無微不至!第二次通報中更是用了「好心收留」一詞。明知這個女人身份不明且患有智障和精神疾病,還強行與其發生性關係,生下8個孩子,世上哪有這樣的「好心收留」?明知那個賊眉鼠眼的男人涉嫌強姦、非法拘禁、虐待侮辱、人身傷害等多重犯罪行為,還拿「好心收留」來搪塞,豈不是愚弄網路上洶湧的民意!如此滅絕人性的惡行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不能容忍不能接受,更何況是史上最安全的社會!
央視報導延續了上通報的故事,上兩份通報釆信了董志民的說法,央視報導又冒出來一個好心人桑某某,桑某一句走失就把整個故事說完了。好心人桑某某為什麼不報警?為何不及時告訴她的家人?哦,央視報導稱小花梅父母雙亡,誰也無法查證核實真偽了。如果小花梅有精神分裂症,她當時是怎麼結婚的?又怎麼能生下一大堆孩子?更讓網民質疑的是,楊某俠的大兒子已經24歲,剩下的7個孩子都很年幼,這8個孩子都是董志民所生?
網路最大的好處是萬事都會留下痕跡,一個自媒體人「採訪」董志民時,曾經問到:「網上有人找你要小孩,你願意給不?」董志民不假思索地回答:「想要也行,把老大給你」。由此可見,董志民對待「大兒子」的感情,明顯與其他小孩不同。有人說「大兒子」不是董志民的兒子,而是他的兄弟?有人說董志民還有一個兄弟,不知道那個兄弟又是什麼狀況?
董志民的長相看上去就很有特徵,額頭突出。然而,根據眾多自媒體拍攝的視頻,8個孩子長得像董志民的只有3個,其他孩子長得既不像楊某俠也不像董志民。有自媒體問董志民這麼多孩子都隨誰?董志民毫不猶豫地回答:「管他隨誰,只要喊我爸都管」。
無論是豐縣還是權威媒體都迴避了網路上關於這個女人的諸多疑惑,有網民通過人像複合比對確認這個女人是26年前失蹤的四川女孩李瑩,李瑩失蹤時還是個稚嫩水靈的初中生,她所經歷的苦難和摧殘隨著瘋傻已經無法還原真相,但知情人順著罪惡的產業鏈梳理出一些頭緒。李瑩從四川被販賣或綁架到蘇北一路受盡蹂躪,最後才淪落到一貧如洗的董家手裡,她什麼時候遭強暴什麼時候被逼瘋,什麼時候被鐵鏈拴住,又與什麼樣的人生下8個孩子,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給出合乎邏輯的結論。
央視報導首次提到了雲南省福貢縣亞谷村,並且說立即前往調查釆訪核實情況,我很佩服央視記者的快捷高效,但不好意思的是,我不知道記者是以什麼方式前往亞谷村核實情況的,如果是派記者前往,按照這份通福貢縣的文件,抵近邊境所有村子不允許進出。福貢縣2000年才8萬多人,是一個人口不多的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從福貢縣到豐縣當年坐車長達3千多公里。
桑某某為什麼翻山越嶺在1988年把小花梅帶到豐縣治療精神病?查看豐縣的資料,豐縣1988年還沒有精神病醫院,豐縣精神病醫院前幾年才新建,當地最大的豐縣人民醫院也不可能看小花梅的精神病,因為至今這家醫院也沒有設立精神病專科。
央視報導沒有透露與這個鐵鏈女同處一村的另一個更悲慘的女人,這個女人只能趴在地上嗷嗷嗷亂叫,她的身世之謎誰來解開?
我知道要拯救一個女人一個家庭很不容易,要拯救一個族群就更艱難。我也知道尋求真相的道路充滿艱難險阻,網民試圖通過網路民意來解救鐵鏈女更是難上加難!不僅僅是這條罪惡的產業鏈夠長夠久,就連趴在其上蹭熱度的蒼蠅也驅之不盡。但我們中間一些清醒的人把該說的話能說的話都說了,至於豐縣乃至江蘇乃至全國有沒有人聽,願不願意聽,那由不得我們。至少有許多人不會相信,生了8個孩子的鐵鏈女這輩子碰到了好心人,一個都沒有!這個苦命的女人這輩子碰到的全是一幫人性喪盡的邪惡之徒!
我又想起李瑩的父親,當12歲的女兒莫名其妙失蹤後,這位從軍12年的中年人不到一年白了頭,他每天舉著一個紙牌,在汽車站附近走來走去,神情恍惚的呼喊著女兒的名字,沒有幾年,這個身體強壯的中年人就抑鬱而亡,到死再也沒有見到自己的獨生女兒。我想到一個本來美好的家庭就這樣被一群好心人毀掉了,我的心無比傷痛!不知道在這片土地上,每天還有多少人碰到這樣的好心人?當災難沒有落在自己頭上,許多人可以滿不在乎,總覺得別人的災難與自己無關,只有災難臨到自己,或許才會意識到好心人的歹毒,才會深深感受到碰到好心人的無助和絕望。
(原題目:生了8個孩子的鐵鏈女這輩子碰到的都是好心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