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新政府親台 專家:料跟隨立陶宛腳步(圖)


捷克的新總理領導的中偏右新政府最近就任,被視作對共鷹派的外交部長甫上任便毫不掩飾。有分析人士說,可望加強與台灣往來,而且很有可能變成下個立陶宛。捷克示意圖。(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2年1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劉世民綜合報導)捷克的新總理彼得·菲亞拉領導的中偏右新政府在去年12月中旬就任,被視作對北京鷹派的閣員外交部長揚·利帕夫斯基甫上任便毫不掩飾該傾向。有分析人士對此認為,捷克的新政府推崇「價值外交」,並可望重新檢討與極權北京的關係,並加強與民主台灣往來,而且很有可能變成下一個立陶宛。

據《捷克新聞社》(CTK)上月報導,利帕夫斯基(Jan Lipavský)在上任後第一次記者會上強調,恢復捷克名聲和地位為首要目標,並打算重新涵蓋人權並推動馬尼次基法(Magnitsky Act)立法。該法源自於美國,主要內容是對侵犯人權外國人實施拒絕入境和凍結財產等制裁措施。

利帕夫斯基也說,捷克將會檢討對俄羅斯跟北京的關係,並強調捷克身為歐盟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一員對該國繁榮和安全的重要性。

據《美國之音》報導,人在台北的台灣世代教育基金會研究員葉皓勤(Marcin Jerzewski)受訪時說:「在前總理巴比什的領導下,捷克的外交政策建立在『交易』的基礎上,對人權的支持則是具有選擇性,尤其是在與獨裁國家交往更容易棄守人權。但是新政府一上台則改弦易轍,未來對外政策將明顯靠攏歐盟,並依循歐盟的準則與規範,也就是建立在人類尊嚴、自由、民主、平等、法治和人權的價值觀之上。」

葉皓勤還說,北京是捷克第二大的進口國,卻僅是第18大出口市場,貿易逆差巨大,北京投資佔捷克外國直接投資不到1%;相比之下,捷克為台灣在歐第四大投資地,所有東亞國家與地區當中,台企為捷克創造最多的就業機會。台灣提供更高的經濟誘因,反觀北京不僅無法兌現「17+1」承諾,再加上咄咄逼人的外交戰狼姿態,使捷克滋生對北京負面觀感。

葉皓勤認為:「捷克跟立陶宛一樣,會退出這個合作(『17+1』)的計畫,我覺得這個可能性真的很高,原因就是中東歐國家沒有收到來自於中國的很大的經濟利益,應該是說,中東歐跟西歐跟中國的貿易投資關係完全不一樣。」

台灣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的副教授張福昌受訪時表示,現在包括捷克的許多國家均紛紛抱怨北京「光說不練」之後,如果北京不能加快履諾的速度,則捷中的低潮關係還會維持好一陣子。

張福昌還說:「中東歐國家特別在意的就是『17+1』機制的落實,『17+1』機制給了中東歐國家很大的夢想。但是沒有落實之後,他們希望落空,所以才回頭來檢討說跟中國這種合作遊戲是不是值得再玩下去?所以說,『17+1』機制承諾的落實是中國未來改善跟捷克關係或中東歐國家關係的重點。」

張福昌強調,捷克新政府的內部有很多「民主戰將」相當認同美國號召民主聯盟跟高舉民主價值,但在價值外交背後,還是不能忽視經濟利益。他分析,捷克反共情緒目前多少是藉此施壓北京,敦促其履行「17+1」承諾,這也是突然捷克對北京趨於強硬而不能忽視的考量。

據《中央社》報導,針對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在1月1日演說宣示將提「強化歐洲鏈結計畫」,外交部4日回應,該計畫彰顯台歐的關係升溫,因為涉及跨部會的整合,未來將公布更多細節。

本文留言

作者劉世民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