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為西方大國樹立榜樣 北京只剩一個權力槓桿(組圖)


2021年12月16日,立陶宛總統吉塔納斯·瑙塞達出席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洲理事會峰會。(圖片來源:POOL BENOIT DOPPAGNE/BELGA MAG/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中國共產黨本質上是極權、好戰、專橫、擴張和蔑視國際法的。而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共變得更加專制與強橫。把弱小國家當做「進貢國」的方式處理,中共試圖影響這些國家的主權決策。據《國會山報》報導,但現在,一個只有18,500名現役軍人的小國立陶宛為西方大國樹立了榜樣,讓他們知道如何不屈服於世界上最大、最強、存續時間最長的專制政權。

人口比中國最小的二線城市還少的立陶宛,不顧中國的威脅,讓臺灣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開設代表處。在此行動之前,立陶宛退出了17+1,該17+1將東歐和中歐的17個國家與中國聯合起來,以幫助推動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倡議。

隨著立陶宛現在準備在臺灣首都臺北開設自己的代表處,中國加大了對這個只有280萬人口的波羅的海國家的懲罰力度。

然而,讓中共領導層特別惱火的是,即使是將威脅轉化為行動並不斷強烈譴責,也沒有讓立陶宛這個波羅的海小國屈服。

中國的外交制裁包括從維爾紐斯撤回其大使和驅逐立陶宛大使,然後造成導致立陶宛關閉其駐北京大使館的局面。中國還對立陶宛實施了非正式貿易制裁,包括對其出口實施海關封鎖。為了擾亂立陶宛的生產,中國一直拒絕向該國生產商提供所需物品的出口許可。

更重要的是,中共的貿易懲罰延伸到禁止跨國公司使用立陶宛生產的零部件和供應品,否則就有可能被中國市場拒之門外。在立陶宛設有製造工廠的德國公司受此禁令影響最大,汽車供應商大陸集團面臨關閉在立陶宛業務的壓力。

立陶宛作為歐盟和北約成員國,迄今為止可能只得到了華盛頓和布魯塞爾的口頭支持,但它拒絕在中國的壓力下屈服。

立陶宛在中國外交中的超大地位,超出了其作為從中國到歐洲的貨運列車過境走廊的作用。作為吞併臺灣戰略的一部分,中共正在通過賄賂各國與臺北斷絕外交關係來消除這個島國民主的國際認同。

中國已經挖走了臺灣的幾個外交盟友——包括布吉納法索、多明尼加、薩爾瓦多、基裡巴斯、巴拿馬、索羅門群島,以及最近的尼加拉瓜。目前,臺灣只剩下13個邦交國,梵蒂岡仍然承認臺灣是一個主權國家。為了壓制臺灣,北京一直在否決臺灣參加早先臺北出席的國際論壇,例如世界衛生組織的決策世界衛生大會。


立陶宛與中國國土面積對比(圖片來源:SSYoung/wikipedia/CC BY-SA 4.0)

有鑒於此,立陶宛允許臺灣開設事實上的大使館,這是在朝著另一個方向邁進,這激怒了中共。它擔心立陶宛可能成為臺灣爭取更大國際合作的風向標。

中共在這點上擔心是對的。一些東歐和中歐國家,從捷克共和國、波蘭到斯洛伐克,已經在尋求深化與臺灣的經濟和文化關係。難怪立陶宛被中共媒體貼上歐洲「反華先鋒隊」的標籤。

如果臺灣在國際舞台上獲得更大的影響力,它將能夠鞏固其事實上的國家地位,使中國更難像在淪陷後不久佔領西藏和新疆那樣奪取臺灣。

臺灣是一個科技強國,按國內生產總值計算是世界第22大經濟體,具有強大的獨立國家的所有屬性,大多數臺灣人希望保持這種狀態。除了用反艦和防空導彈等武器加強防禦以阻止中國入侵外,臺灣還需要擴大其全球足跡以幫助維護其自治地位。

認識到臺灣需要贏得更廣泛國際社會支持的必要性,從美國到日本的主要民主國家正在加強與臺北的關係。拜登邀請了兩名臺灣官員參加他最近主持的虛擬「民主峰會」。

在此背景下,立陶宛樹立了一個罕見的歐洲忠於民主原則而不是其他利益的榜樣,它通過允許一個名為「臺灣」而不是「中華臺北」的代表處來挑戰中國將臺灣變成國際賤民的努力。大約有14個國家設有「臺北代表處」。但在立陶宛的「臺灣代表處」是第一個這樣命名的辦事處。

中共欺壓立陶宛的行動注定要失敗,因為北京對立陶宛缺乏真正的影響力。立陶宛對中國的出口僅佔其總出口的1%,而立陶宛進口的中國產品可以從其他地方採購。中共的運動更多是向歐洲其他國家發出警告,不要效仿立陶宛。然而,中共可以通過展示其威嚇行為和高壓手段,促使其他一些國家效仿立陶宛,從而幫助臺灣為自己開闢更多的國際空間。換言之,在立陶宛贏得地緣政治戰,可能是臺灣的轉折點。

更廣泛地說,中共通過其侵略行動同時開闢了太多戰線,已經損害了中國的形象,疏遠了中國的夥伴並引發了國際反彈,從而使北京只剩下一個權力槓桿——蠻力。簡而言之,習領導的中共肆無忌憚的野心、強硬的修正主義、國際欺凌和狂妄自大,正在把中共變成中國自己最大的敵人。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