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官稱港英時期「無民主」 真相是甚麼?(圖)


12月19日香港立法會選舉前,港府鋪天蓋地的廣告呼籲市民投票。(圖片來源:龐大衛/看中國)

【看中國2021年12月28日訊】2021年,中共實施《港區國安法》在香港抓捕民主人士、打壓《蘋果日報》、解散公民團體、改造香港選舉制度。惟中共國新辦日前推出「香港民主發展」白皮書,宣稱香港在英治時期沒有民主,京官還在12月27日的吹風會上形容中央如「慈母」、「所做一切都為挽救香港、挽救青年、挽救民主」。但事實真相是甚麼?

香港學者指出,中共借抹殺港英政府的努力,試圖重新定義「民主」,但事實是中共九七前就極力阻止香港民主化,香港今日的民主狀況比回歸前更差。

京官稱香港過去選舉「不正常」

中共改造香港選舉制度後的首場立法會選舉12月19日結束,投票率創下歷史新低。但北京當局隨即發布《「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民主發展》白皮書,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再於27日在北京舉行吹風會,由中共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王振民等中共學者解讀白皮書內容。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王振民宣稱白皮書是要「還原歷史真相」,稱香港在英國管治時期「並無民主」,「中央才是香港民主的推動者」。他還宣稱有香港青年對他說,以前以為英美的民主幫了香港,「讀了白皮書才知道⋯⋯西方一套民主只是害香港」,香港以往的選舉都是比能怎樣「反中亂港」就能選上,「這不正常。」

英國不搞民主?中共高壓反對所致

王振民還著力批評英國,自稱看了多次《中英聯合聲明》都沒有「民主」二字。又稱:「英國在香港那麼長時間不搞民主,回歸前那麼短的時間就忽然快速搞民主,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白皮書揭了他們的老底。不搞民主的人現在反過頭指責搞民主的人。」

對於王振民的論調,香港政治學者、城市大學退休政治學教授鄭宇碩指出,北京此舉主要目的是抹去英國為推動香港民主所作的努力。「北京的連串宣傳攻勢只為強調,英國無給香港民主,而香港有多少民主是由北京給予的。民主是來自中國,而非英國。」

而事實上,鄭宇碩指出,中方宣稱英國「長時間不搞民主」、回歸前「忽然民主」,都是因為受到中共高壓反對造成。

他說,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國殖民政府經常向香港民主派解釋,因為中國不容許,故無法在香港推動民主。「當時北京立場是『還政於中』,而非『還政於民』,即政權交予北京,由北京決定香港的民主、政制,認為英國不應直接將政權交予港人。」《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後,鄭宇碩指英國的確較快推動香港民主,但公開地受北京批評和阻撓。

港督多次尋求推行民主選舉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英國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2014年曾公開文件,顯示自上世紀50年起,港督多次尋求推行民主選舉,但都在北京壓力下被迫放棄。中共前總理周恩來曾向一名英國軍官警告,任何在香港引入「哪怕一點點自治」的嘗試,都會被視作「非常不友善的舉動」和「陰謀」。

直到90年代,香港即將脫離英國管治時,英國才取得共識推動民眾選舉。第26任港督尤德爵士開啟了香港的代議政制,1991年首次舉行立法局直接選舉,立法局61名議員當中,18名議員是由9個地方選區「以一人一票方式選舉產生」。

末代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推出的政改方案,更大幅增加香港立法局直選議席,招致北京的強烈反對,時任香港事務主管魯平更罵彭定康是「千古罪人」。

鄭宇碩解釋,香港主權移交前夕,北京於《基本法》框架下承諾予香港人的自由和權利,包括「普選」特首,英國因此尊重北京政府的決定,讓其重新掌控香港民主過程。香港移交主權後初期,港人享有的法治和自由尚算「不俗」,但到了2013年、2014年政改運動,北京明顯失去耐性,要求「一人一票」普選特首必須在北京的名單中選出,民主派不接受方案,令政改方案拉倒。北京的違諾,終於激發港人一波又一波爭取民主的抗爭運動。

國新辦的吹風會上,有人問及香港未來普選特首的時間表,王振民稱,中央、香港已為政改問題「付上高昂學費」,應先聚焦經濟民生。

香港新「民主」比西方優越嗎?

至於選舉制度改造後,剛過去的立法會選舉投票率創1991年展開立法局直接選舉以來新低;議會被89名親共派和1名自稱「非建制派」包攬,政治光譜「清一色」。西方國家紛紛嚴重關切香港民主倒退。

對此,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韓大元辯稱,投票率高低不反映選舉制度好壞,又稱中央強調讓「反中亂港」分子出局,並非要把立法會變成「清一色」,又宣稱90名候任議員已有「廣泛性和均衡性」。

不過鄭宇碩表示,無論中共如何不斷強調它為香港實現的「民主」比西方的民主優越,但事實是香港的民主比主權移交前更差,港人在新選制下「基本無選擇」,立法會也失去了制衡作用,市民對選舉失去興趣。更令港人失望的是,北京全面掌控下,港人最重視的自由和法治最近兩年已嚴重受損。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