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30年警示中共 立陶宛議員亮「坦克照」(圖)
這是北京無法刪除的照片
1991年8月23日列寧像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被拆除,因為政府禁止共產黨。(圖片來源:WOJTEK DRUSZCZ/AF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12月26日讯】(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12月26日是蘇聯解體30週年紀念日。有分析稱,對於中共來說,前蘇聯的解體無疑是一個噩耗,因為這象徵著馬列主義在西方國家的實施徹底失敗。作為中共的老大哥蘇聯、最大意識形態的破滅,也促使中共開始實施發展經濟,利用「軟實力」來滲透西方民主國家的陰謀策略。
蘇聯解體對中共是一個警示
1991年12月26日時值聖誕節,「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正式分崩離析,包括俄羅斯在內的15個成員國各自重回主權狀態--「回歸初心」。
美國研究機構「國家亞洲研究局」高級研究員納德格.羅蘭(Nadege Rolland)告訴自由歐洲電臺:「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蘇聯解體是一個警示……中國政策背後有很多焦慮。這是對失去權力的恐懼以及不惜一切代價維持權力的願望。」
1989年5月,時任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對北京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訪問。這是自1969年3月珍寶島事件以後的20年中,首位訪問中國的蘇聯領導人,也是最後一位。
美國加圖研究所前客座研究員夏業良博士說,當時恰逢抗議學生佔據天安門廣場:「戈爾巴喬夫瞭解到中國風起雲湧的學生運動,看到不僅在蘇聯,在中國的人心所向也是反對共產專制,因此選擇了後來的道路;而中共一直把蘇聯當教訓,把它作為防範的標本,覺得蘇聯的終結是放鬆思想控制的結果。」
蘇聯解體30年!立陶宛議員亮「坦克照」:這是北京無法刪除的照片
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瑪竇(Matas Maldeikis)12月24日在推特上,亮出一張老照片,是過去立陶宛人站在坦克車前,對抗蘇聯壓迫的老照片,藉此鼓勵台灣與香港,挺身而出對抗極權壓迫。
馬瑪竇的推文表示,立陶宛人不畏懼任何風險對抗壓迫者,「我們30年前就挺身而出,我們不會坐視不管」,這是一張北京無法刪除的照片。
標籤還標註,「與香港同在」、「與台灣同在」「我們從未忘記與香港同在、與台灣同在」、「絕不忘記」。
綜合歷史資料,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在1990年3月1日宣布脫離蘇聯獨立,啟動15個加盟共和國脫離蘇聯的歷程,最終導致蘇聯在1991年12月解體。
回顧歷史,1989年8月23日是個重要里程碑。當時200萬人手牽著手,跨越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波羅的海三國,形成巨大的人鏈,以和平方式要求脫離蘇聯獨立。
1989年,東歐集團6個成員國的社會主義政體一個接一個垮台。當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1990年3月11日,也就是人鏈行動的10天之後,立陶宛成為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當中,第一個宣布獨立的國家。
中共悄悄滲透西方自由民主社會
前蘇聯解體後,中共重點放在了發展經濟,美國馬里蘭霜堡大學副教授馬海雲博士對自由歐洲電臺說:「前蘇聯構成的安全威脅煙消雲散之後,中共可以自由地將資源投放出去,並最終將影響力擴大到西方,這就是北京的主要成果。」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資深研究員丹尼爾.馬基(Daniel S.Markey)在其專著《中國的西部地平線》一書中稱,中國歷來認為自己是一個超越其海上角色、朝西看的大陸強國,新疆今天的安全問題加劇了這種趨勢;正因為如此,北京尋求通過整個歐亞大陸的經濟發展來穩定其西部,並減輕可能進一步刺激國內不安的外部威脅。
美國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政治軍事分析中心主任理查德.懷茲博士(Dr.Richard Weitz)對美國之音說,前蘇聯土崩瓦解,讓中國西部邊境出現了一些弱小國家,而不再是強大的蘇聯,「前蘇聯統治的時候,封鎖了中國的西部出路,沒有東西向的貿易線路,沒有絲綢之路。前蘇聯鐵幕落下,中國得以在中亞建造連接東西的管道,修筑鐵路等,同時也獲得一些前蘇聯的軍備。」
中國民主運動海外聯席會議及魏京生基金會主席魏京生告訴美國之音,前蘇聯垮臺「在物資上沒有給中共留下多少可以利用的資源。關鍵是,美國沒過多久就放寬了對中共的制裁,加上自己主要精力投入反恐戰爭,用兵阿富汗和伊拉克,這是給中共留下的最大空檔。」
魏京生還說:「美國甚至在經濟上大力支持中共。從那以後,中共政權得以保住就是依靠了經濟發展,收買了中產階級。」
魏京生表示,「當年,蘇共在經濟上與西方隔離,對西方政治沒有任何控制力,對西方經濟也沒有控制力。西方由於毫無顧慮地反對蘇共,才導致整個蘇聯陣營的垮臺。今天的中共已經遠遠超過了那時的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