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罕見 《十面埋伏》為何經典?(圖)


琵琶被稱作民樂之王,而傳統琵琶曲可分為文曲、武曲以及文武曲。(圖片來源:手繪插畫志清/看中國)

琵琶,屬於中國傳統彈撥樂器(撥弦樂器),至少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琵琶被稱作民樂之王,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是民族樂器的重要一員。傳統琵琶曲可分為文曲、武曲以及文武曲,而在討論琵琶武曲時,較為罕見、表現楚漢相爭時的垓下之戰的《十面埋伏》,被視為最經典的代表作品。

提及琵琶曲,應知「文曲」以抒情、抒懷為主,著重「內在」的表現,富有人文性,偏重韻味及內涵,作品包括《昭君出塞》、《漢宮秋月》等;「武曲」多有一些敘事性、戲劇性的刻劃:場景的再現,聲音的模擬,人物的塑造等等。「武曲」的節奏變化豐富,演奏技巧也通常困難,作品包括《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文武曲作品則有《陽春白雪》、《高山流水》等。

上述琵琶曲中,《十面埋伏》幾乎是一提及琵琶武曲,就會讓人聯想到的最經典代表作。《十面埋伏》專門表現了楚漢相爭時,出現垓下之戰的情景。此曲與《春江花月夜》並列為琵琶古曲「一文一武」的代表曲子。

《十面埋伏》,又名《淮陰平楚》,它屬於中國十大古典名曲之一。樂曲描寫了公元前二零二年楚漢戰爭垓下決戰的場景。韓信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被迫自刎於烏江,劉邦取得勝利的故事。《十面埋伏》共分十三段,分別為「列營」、「吹打」、「點將」、「排陣」、「走隊」、「埋伏」、「雞鳴山小戰」、 「九里山大戰」 、「項王敗陣」、「烏江自刎」、「眾串凱」、「諸將爭功」、「得勝回營」。整個曲子忽快忽慢緊張激烈,非常震撼。

清朝王猷定的《四照堂集》裡有一篇湯琵琶傳,裡面詳細介紹了湯應曾彈《十面埋伏》的場景:「而尤得意於《楚漢》一曲,當其兩軍決戰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徐而察之,有金聲、鼓聲、劍聲、駑聲、人馬辟易聲,俄而無聲。久之,有怨而難明者,為楚歌聲;凄而壯者,為項王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余騎蹂踐爭項王聲。使聞者始而奮,既而怒,終而涕淚之無從也。其感人如此。」

開始對此描述不是很理解,怎麼會出來那麼多聲音,僅僅是琵琶獨奏,還能同時出現金聲、鼓聲、人馬聲,而且就和親身經歷一樣。其實,中國古文化屬於半神文化,裡面都有非常復雜的內涵,琵琶彈奏時,背後的因素會顯現出來,一半一半,才會通過簡單的曲子表達出那麼復雜的情景,猶如親臨其境一般。

其實用現在的科學也能解釋的通,現在科學發現每一種物質都有不同的頻率,彈奏琵琶時,彈奏的一個音符也會產生出許多不同的頻率的音,有些可能耳朵都不能聽到,但合起來就會產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聽起來像是人聲、馬鳴聲、打鬥聲等。

但是要注意一點,現場聆聽演奏樂往往會是最好的,因為當彈奏聲音被錄下來後,很多聲音頻率會被過濾掉,讓人聽起來就沒有那麼震撼了。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