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副對聯說起(圖)


在中國古代,對聯是文人墨客間進行文采較量的主要方式。(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1945年,我隨母親住在山東籐縣龍灣村,當時我的母親在那裡教小學。我還沒到上學年齡,沒有正式讀書,但是當時母親教給我最難寫的字,就是我們借宿的一個大戶人家,刻在大門上的一副雋永對聯,這副對聯在我腦海裡記憶猶新,它就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1946年我們到了臨沂,母親步行送我到臨沂城裡書院鎮去念私塾,路上給我講了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並告訴我,這是真人真事,王祥的家鄉就在臨沂。後來,隨著自己的成長,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對王祥家族的歷史也有了更多的瞭解。

下面我就以王祥家族的故事,來說說「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副對聯的寓意。

王祥是中國傳統文化故事中,「二十四孝子」之一,人稱「孝聖」。他生活在東漢、魏、西晉三個朝代。公元183年左右,他出生於東漢時代的瑯琊郡,當時的琅琊郡是在今泰山以東至青島之間,還包括蘇皖東部,王祥的家鄉在今山東臨沂西面的孝友村。

古時琅琊郡這個地方可謂地靈人傑,人才輩出。古人曰「家富不過三代」,而自三國時期的魏晉,到南北朝,到隋唐,這三百年之間,王氏家族,居然出了九十二位宰相,僅唐朝就出了四位宰相,中國著名書聖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的王羲之,就是王祥的第五世孫。王祥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在秦國有一名大將領,名叫王翦,他幫助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就歸隱鄉里了。西漢時的諫議大夫王吉,是王祥的曾祖。王祥的祖父名叫王仁,在東漢時曾任青州(益都)刺史。王祥的父親王融沒做官,是漢末名士。王祥的生母薛氏在王祥幼年時去世,其母去世後,其父又娶朱氏,朱氏生了他的弟弟王覽。王覽比王祥小二十歲。王祥自幼為人忠厚,對其繼母孝道。而他的繼母自私,偏愛自己生的兒子,還經常叫王祥幹重活髒活,他對繼母無怨無恨,反而惟命是從,百依百順,他對王覽非常愛護,兄弟間親如手足。

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就發生在琅琊,那是王祥年輕時的事。那年冬天,天氣嚴寒,河流都結了厚厚的一層冰,朱氏卻叫王祥去給她到河裡去捉鯉魚,說是她要喝鯉魚湯。傳說王祥到河邊,脫去棉衣,臥冰求鯉。結果,有兩條鯉魚從他體溫融化的冰洞中蹦出來,王祥捉了拿回家給朱氏做鯉魚湯吃。傳說終歸是傳說,其實嚴冬臘月,臨沂那裡河流結冰,除非沂水,河流湍,河中間不結冰,一般小河結的冰都很厚,僅用人的體溫,是不可能溶解出一個冰洞的,也許他的誠意感動了神靈,使他捉到了鯉魚。至今在臨沂西面的,王祥的家鄉有「王祥臥冰求鯉處」一個旅遊景點。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王祥在父親去世後,攜繼母朱氏及他的同父異母弟弟王覽,到南方的廬江(今安徽合肥)避難,隱居二十年,朝廷要他做官,他不做。魏文帝時,他的繼母已經去世,王祥的友人,原山東泰安太守呂虔,升任徐州刺史,硬拉他出來做幕僚。此時他已經六十來歲,呂虔備好了牛車來接他,他只好出仕,做了徐州別駕,這是個相當於副刺史的官。他在徐州任職時,呂虔對他十分器重,他雖然是個文職官,但他文武雙全,當時天下大亂盜賊擾民,王祥就親自率兵征討盜寇,使百姓能安居樂業。由於治理徐州成績顯著,百姓編民謠頌曰「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

《世說新語》記載,呂虔有一口寶刀,有識之士看了,對呂虔說,此刀不凡,佩此刀之人,必將登三公之位。呂虔將此刀贈予王祥,王祥再三推讓不收,呂虔再三贈刀,他只好收下。後來王祥果然位列三公。王祥的才幹受到魏文帝曹丕、高貴鄉公曹耄和晉武帝司馬炎的青睞,官職步步高陞,甚至在曹耄當皇帝時他是帝師。260年王祥在三國時期的魏朝,任縣令、大司農,後來官至司空,按當時律例,太尉、司徒、司空統稱為三公,是皇室的大官。263年王祥又轉任太尉。264年司馬昭進位晉王,別人前往祝賀,行跪拜大禮,唯有王祥不跪拜,只是拱手作揖。晉武帝時,拜王祥為太保,封睢陵公。他在八十多歲隱退,268年4月20日,逝於西晉時期。

有史籍說他享年八十五歲,而《世說新語》說他八十九歲而終。史書記載王祥為政清廉,勤儉持家「高潔清素,家無餘宅」,臨終囑咐子孫喪事從簡,「家人大小無須送葬」。王祥在去世前,將呂虔贈他的寶刀傳給了他的弟弟王覽。

王祥去世之前,給其家族留下遺訓,即《訓子孫遺令》。講到做人原則,曰:「夫言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過,德之至也;揚名顯親,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臨財莫過乎讓。此五言者,立身之本」。用現在話講,就是做人要言行一致,裡表如一,做事要有始有終,守信重諾。這也就是講誠信。遇到榮譽,要讓人,遇到責難,要勇於承擔責任,這是德行修養。古人把修德、立業、揚名歸為孝道。兄弟間相處要和樂,家族之間要友愛、和睦,在錢財物質利益方面要謙讓。這些都是為人處世的原則。

現在再說前面說的那副對聯。王祥家族的興旺和出了那麼多高官,名人,是否就遵循了忠厚和知書達理的原則哪?我認為,提倡做人要忠厚和知書達理是真理,也可以使一個氏族興旺發達。但是琅琊王氏家族之所以能長盛不衰的原因,不僅止於為人忠厚,知書達理,而主要是他們明哲保身,堅持了家族利益最大化原則。因為在歷史進程中,朝代更迭,政治風雲變幻莫測,猶如在暴風雨中的大海行舟,在驚濤駭浪中行船,需要準確把握航向,望風使舵。王祥及其子孫,在仕途中把家族興衰、家族利益作為行事準則,他們在政治鬥爭中見機行事,有機會就出來做官攫取高位,沒有機會就低調蟄伏。

從王祥為官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忠,不是忠於某一個帝王,在任何朝代變更中,他只忠於自己的家族。能做到這,需要知識和智慧,這知識和智慧又來源於多讀書,勤思考,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所以王祥的《訓子孫遺令》對今人修身養性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所以我說這副對聯雋永。

本文留言

作者園丁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