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梅艷芳》看舊香港 光復就要革命(圖)
香港尖沙咀的梅艷芳銅像。(圖片來源:Exploringlife/Wikipedia/CC BY-SA 4.0)
【看中国2021年12月4日讯】日前電影《梅艷芳》上映,引起不少討論。香港學者孔誥烽撰文指,電影引發海內外港人集體懷念八十年代的熱潮。他稱,未有機會看過該部電影,故無法猜度裡面所展現的八十年代是何景象;但港人懷念八十年代,認為那是香港的黃金時代,這一現象並不是今天的事情。
孔誥烽說,在家園被極權摧毀後的人們很容易緬懷過去,以此來一解鄉愁,古今中外都十分平常。談及梅艷芳和香港人對八十年代的鄉愁,他表示,梅艷芳本人可能真是一個義人。但作為歌手的她,必然也是當年香港娛樂圈及背後大時代的產物。1970年代是廣東歌取代英文歌和國語歌成為主流的時代,廣東歌本地創作有許冠傑、各電視劇歌曲等,可謂百家爭鳴,活力澎湃。
他續指,八十年代香港樂壇進入少數大公司壟斷的局面,只有這些公司力捧的歌手才能大紅大紫,其餘的在發展空間有限。大公司以賺快錢為上,不會冒險投資培養新的音樂創作人,因此一窩蜂購買外國流行歌曲的版權,改編成廣東歌。於是粵語流行歌便從1970年代的本地創作主導,演變成八十年代開始的口水歌時代。
文化研究學者李展鵬在《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中指出,「在整個八十年代,香港歌星大唱改編歌。……從創作的角度,『口水歌』是股歪風,後來商業電台大力推動原創歌曲,目的就是革除這『陋習』……為甚麼當年有那麼多改編歌?……[因為]改編歌可以聽了合適再選用,不像本地作曲人有時交出來的歌不合用……改編歌省錢省時間……梅艷芳早期的唱片監製黎小田表示,改編歌的版權費比起請人作曲更便宜……如他們所言,改編歌的確是如意算盤。」
孔誥烽指出,這種「搵快錢」(賺快錢)壓倒一切思維,成為1980年代香港的主流文化和寫照。當1997回歸大限將至時,整個上層社會準備棄守香港,僅寄望在1997年前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以便他們用最短的時間賺最多的錢。
他認為,這也是香港在高科技和創新等領域沒有進步的原因。因為投資培育新一代創作人,須時較長,難有短期的暴利,企業當然不會做。他又指,當時地產商也不停地重用同一個圖則和抄襲外國建築設計,高科技無論如何發展也沒有起色,也是同樣的道理,大家都一心賺快錢。
而可悲的是,香港這台穩定繁榮、狂躁賺快錢的機器,與「穩定壓倒一切」、「致富是光榮」的共產黨一拍即合,壯大後的中共成為全球巨獸。孔誥烽指,基於此(97前)港人的自決意識和運動也被壓抑和拖延。
他還表示,當年在香港娛樂圈,水平高的原創文化人不是沒有,只是要在特別艱辛的環境下掙扎求存。當原創本土文化產業、自主創新高科技、自由民主與自決,在八十年代的台灣和韓國茁壯成長,卻在八十年代的香港奄奄一息。
因此,他認為,如果「光復」沒有「革命」,也只是回到一個敗絮其中的舊時代,即使成功,極權也會再次出現,最後也是注定失敗。因此要「光復香港」就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