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COVID-19疫情連續兩天確診病例爆增,大學城等地呈快速擴散跡象,40萬人家門被貼封條。(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11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近日,中國遼寧省大連市COVID-19疫情形勢嚴峻,連續兩天本土新增確診病例爆增。大連本輪疫情病例聚集性特點強烈,大學城等地呈快速擴散跡象明顯,40萬人家門被貼封條。
11月13日大連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總指揮部發布,11月12日0-24時,大連市新增40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29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歸)和3例無症狀感染者。
10月11日,大連一大學城已有34名大學生確診,據悉,兩所大學涉及2萬多人。12日全國本土確診57例中,其中40個病例在大連。據北青網消息,大連新增40例本土確診病例軌跡公布,多人為莊河市大學城食堂員工。
網友「美麗重固人」驚嘆:「大學城食堂的員工?真嚇人啊!希望學生們平安!老師們平安!」
大連莊河疫情,大學城被政府接管,每日一餐。萬能牆上全是求助的,求吃的的,以物換物。早餐下午3點多發,看守所吃的東西比這個多好。如圖 pic.twitter.com/y7iOdb54MF
— 日本國の悪黨肖戦 (@gC0fU873e0nKTZ1) November 9, 2021
大連本輪疫情均是在人群密度大的地方出現,呈現三個特點:單位聚集性、學校聚集性、家庭聚集性。
上游新聞報導,大連疫情單位聚集性強。截止12日24時,莊河市首站定點冷庫目前已有21名員工、1名基建工人以及多名員工家屬確診。另外,莊河市某食品公司有48名員工確診,流調顯示,多名員工此前一直居住在單位宿舍。莊河市大學城先後有8名食堂員工確診,莊河某餐館有2名幫廚確診。
【網傳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全市封城,門上貼封條居家隔離14天】@枯耳:我莊河的,樓確實封了、不可以出樓,家門口也貼封條了、但不至於出個家門口就被抓,還要去一樓做核酸的。物資都是志願者配送的,很辛苦。疫情確實很嚴重,可以搜一 https://t.co/kyVoIXsU6D
— Lvv2.com (@lvv2com) November 13, 2021
學校聚集性強:11日新增確診病例34例涉及大學城,12日新增確診40例多數為大學城食堂員工。家庭聚集性也強:已經有多個家庭確診,且家庭成員均為多口一起居住生活。
11月9日大連市發布《全市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指出,在連各高校、全市各中等職業學校等實施封閉化管理,住校學生不離校、走讀生不入校,開展線上授課。全市各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暫緩入校。
11月12日,大連市新冠疫情指揮部發布通告,要求居民堅持非必要不出門,非必要不離連,居家隔離人員一定要執行有關規定等。
微信有一則信息:「莊河市有40萬人家門被貼上封條,14天居家隔離期間都不得踏出家門。」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末,莊河市戶籍居民總戶數25.9萬戶,總人口80.7萬人。也就是說目前莊河市有一半人口的家門被貼上了封條。
大連疫情,大媽越獄! pic.twitter.com/TfcFdxaPhN
— 小明 (@yulin18494807) November 13, 2021
北青網消息,遼寧省省總指揮部同意,目前將大連市莊河市新華街道小寺社區調整為高風險地區;將莊河市城關街道日新社區世紀百合小區,甘井子區泉水街道怡佳社區陽光驛城小區P1區51號樓、南關嶺街道綠園社區悅嶺街1號樓劃定為中風險地區。
目前,大連市設1個高風險區,26個中風險區,其中莊河市20個,甘井子區6個。
遼寧大連,張屯小區,小區被封鎖,老太想出來溜躂,使用被單滑下來不料墜落!#遼寧 #大連 #疫情 #COVID19 #奇葩 #老人 1/3 pic.twitter.com/QYOEZpDQMn
— 中國悲劇檔案【新號】 (@TragedyInChina1) November 13, 2021
中國國家衛健委報導,11月12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57例。
其中:遼寧40例,均在大連市;河北4例,均在辛集市;內蒙古4例,均在阿拉善盟;江西3例,均在上饒市;黑龍江2例,均在黑河市;北京1例,在海淀區;河南1例,在鄭州市;四川1例,在成都市;雲南1例,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含32例由無症狀感染者轉為確診病例(遼寧29例,內蒙古3例)。
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8例(江西13例,均在上饒市;遼寧3例,均在大連市;河南1例,在周口市;重慶1例,在沙坪壩區)。
儘管官方釋放疫情數據,但外界質疑數據的真實性。
来源:11月11日大連莊河市全封閉後,移動方艙醫院進入莊河市,整個市區進行消毒。 pic.twitter.com/E1mPOTuS7P
— 沒羽箭112 (@fQfEEj5mgK3d810) November 13, 2021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