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唐玄宗最後悔的預言(圖)


玄宗逃離長安時,悔恨當初沒有聽從建言。圖爲佚名《唐玄宗避蜀圖》。(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古人的觀人術是非常高超的,可以從一件細微的小事看到後面發生的大事。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全局觀,真的非常了不起的。舉個唐代的例子:唐代唯一由嶺南書生進身、人稱「張曲江」的宰相張九齡,就曾預言安祿山會攪亂大唐局勢,可惜唐玄宗未能接納他所言,終致後來逃難時才在懊悔不已。

《感定錄》中有記載:開元二十一年,安祿山自范陽入奏。張九齡謂同列曰:「亂幽州者,是胡也。」其後從張守圭失利,九齡判曰:「穰苴出軍,必誅莊賈。孫武行令,猶戮宮嬪。守圭軍令若行,祿山不宜免死。請斬之。」玄宗惜其勇,令白衣效命。九齡執諮請誅之。玄宗曰:「豈以王夷甫識不勒也。」後至蜀,追恨不從九齡言,命使酹於墓。

這段古籍記載的是:唐朝開元二十一年,安祿山從范陽來京城朝見皇帝,張九齡對別的官員說:「擾亂幽州的人,就是這個北方的胡人。」後來在張守圭手下打了敗仗,張九齡在送給皇帝的公文上寫到:「司馬穰苴帶兵出征,必然誅殺莊賈;孫武發布命令,也要殺戮宮中的嬪妃。若要使張守圭的軍令嚴明,安祿山的死罪不能免,請殺了安祿山。」

可是,因為玄宗皇帝愛惜安祿山作戰勇猛,在命令免去安祿山的官職後,仍是繼續留用安祿山。面對張九齡堅持請求殺了安祿山,玄宗皇帝僅僅回覆說:「怎麼能以王夷甫識別石勒的例子來看待這件事?」

後來,安祿山果然不出張九齡所預言的那樣,成為叛變之人,並且舉兵壓向京師,導致玄宗等人倉皇向蜀郡出逃。逃到蜀郡的玄宗當然是非常後悔先前沒有聽從張九齡的話,如今後悔也來不及了。落敗的玄宗對張九齡的建言心有所感,但只能派人到張九齡的墓前祭奠他。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