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兩個好人卻沒有好的婚姻?(組圖)
為啥兩個好人卻沒有好的婚姻?(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這是2021最經典的一篇微小說,名字是《兩個好人 卻沒有好婚姻》。相信這個問題也正在困惑著大家,是甚麼維繫著婚姻?又是甚麼使婚姻不幸福甚至破裂?看完這個微小說,我們才恍然大悟!
母親與父親
我的母親是個很好的人,自小就看到她努力地維持一個家。
她總是在清晨五時起床,煮一鍋熱騰騰的稀飯給父親吃,因為父親胃不好,早餐只能吃稀飯。還要煮一鍋乾飯給孩子吃,因為孩子正在發育,需要吃乾飯,上學一天才不會餓。
下午,母親總是彎著腰,刷著鍋子,我們家的鍋子每一個都可以當鏡子用,完全沒有一點污垢。
晚上,她努力蹲在地上擦地板,一寸一寸仔細地擦拭,家裡的地板比別人家的床頭還乾淨,打著赤腳也找不到一絲灰塵。
每星期,母親會把榻榻米搬出去曬,曬出暖暖的太陽香。
我母親是個認真辛勞的好女人。然而父親的眼中,她卻不是一個好伴侶,我成長的過程中,父親不只一次地表示他在婚姻中的孤單,不被了解。
我的父親是個負責的男人,他不抽菸、不喝酒,工作認真,每天準時上下班;暑假還安排功課表,安排孩子們的作息,他是個盡責的父親,督促孩子功課。
他喜歡下棋、寫書法,沉浸在古書的世界。
我的父親是個好男人,在孩子們眼中,他就像天一樣大,保護我們、教育我們。
只是在母親的眼中,他也不是一個好伴侶,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經常看到母親在院子的角落中,暗暗無聲地掉淚。
父親用語言,母親用行動,表達了他們在婚姻中的不快樂。
成長的過程中,我看到也聽到父親與母親在婚姻中的無奈;也看到、感受到他們是如此好的男人與女人,他們值得一樁好婚姻。
可惜的是,父親在世的歲月中,他們彼此的婚姻生活都在挫折中度過,而我也一直在困惑中成長。
我問自己:「兩個好人為甚麼沒有好的婚姻呢?」
我長大後,進入婚姻,漸漸了解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自己「想給的」不是「對方要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我與先生
婚姻初期,我就像母親一樣,努力持家,努力地刷鍋子、砧板,認真地為自己的婚姻而努力。
奇怪的是,我不快樂,看看我的先生,似乎也不快樂。
我心中想,大概是地板不夠乾淨、飯菜燒得不夠好,於是我更努力地擦地板,用心做飯,我們還是不快樂。
直到有一天,我正忙著擦地板時,先生說:「老婆,來陪我聽一下音樂。」
我不悅地說:「沒看到還有一大半的地方沒有擦?」
這句話一說出口,我呆住了。好熟悉的一句話,在我父親母親的婚姻中,母親也經常這樣對父親說。
我正在重複父母親的婚姻,也重複他們在婚姻中的不快樂,有一些領悟突然地出現在我的腦海之中——想到我父親,他一直在婚姻中得不到他要的陪伴,母親刷鍋子的時間都比陪他的時間長。不斷地做家事,是母親維持婚姻的方法,她給父親一個乾淨的家,卻從未陪伴他;她忙著做家事,她在用她的方法愛父親,這個方法是做家務。
而我,我也在用我的方法愛著我的先生,我的方法也就是母親的方法,我的婚姻好像也在走向同一個故事「兩個好人,卻沒有好婚姻」。
我的領悟使我做了不一樣的選擇——我停下手邊的工作,坐到先生的身邊,陪他聽音樂,遠遠地看著地上擦地板的抹布,像是看著母親的命運。
我輕輕地問先生:「你需要甚麼呢?」
先生說:「我需要你陪我聽聽音樂,家裡髒一點沒關係呀!以後幫你請個傭人,你就可以陪我了。」
我接著說:「我以為你需要家裡乾淨,有人煮飯給你吃,有人為你洗衣服……」
先生說:「那些都是次要的呀!」「我最希望你陪陪我。」
這個結果,實在令我大吃一驚,原來我做了許多白工!
夫妻要滿足對方的需求。(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了解與改變
我們繼續分享彼此的需要,才發現他也做了不少白工,我們都用自己的方式在愛對方,而不是對方的方式。
自此以後,我列了一張先生的需求表,把它放在書桌前,他也列了一張我的需求表,放在他的書桌前。洋洋灑灑十幾項的需求,像有空陪對方聽音樂、有機會抱抱對方、每天早上吻別等等。
有些項目比較容易做到,有些項目比較難,像是「聽我說話,不要給建議」。這是先生的需要。如果我給他建議,他說他會覺得自己像笨蛋,我想這是男人的面子問題。
我也學著不給建議,除非他問我,否則我就只是傾聽,順服到底,連走錯路時也一樣。
這對我實在是一條不容易學習的路,不過比擦地板要輕鬆多了,而我們在需求的滿足中,婚姻也愈來愈有活力。
在我累的時候,我就選擇一些容易的項目做,像是「放一首輕鬆的音樂」,不累的時候就規劃「一次外地旅遊」這樣的事情。
有趣的是,「到植物園散步」是我們的共同項目、共同需求,每次婚姻有爭吵,去到植物園,總能安慰彼此的心靈。
其實這也可想而知,原本我們就是因為對植物園的喜愛而相知相惜,一起走入婚姻,回到園子就會回到多年前彼此相愛的心情。
做「對方要的」而非自己「想給的」
問對方:「你要甚麼呢?」
這句話開啟了婚姻另一個幸福之路,兩個好人終於走上幸福之路。
現在,我也知道父母親的婚姻為何無法幸福,他們都太執著於用「自己」的方法愛對方,而不是用「對方」的方式愛另一半。
自己累得半死,對方還感受不到,最後面對婚姻的期待,也就心灰意冷了。
只要方法用對,每個人都會擁有一個好的婚姻。做「對方要的」而非自己「想給的」,好婚姻,絕對是可預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