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足上的巨人:中國能源危機是崩潰的前奏(圖)


中國這個帶有資本主義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和世界經濟火車頭的美好形象現在已被動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10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威編譯)據俄羅斯的《軍事觀察報》報導,一段時間以來來自中國的最新消息,都會令俄羅斯社會相當的不安。在過去的10年裡,中國已經牢固地確立一個看似任何政治或經濟逆境都無可動搖的國家:北京堅定地抵禦了金融危機,甚至在冠狀病毒流行期間也試圖保持其繁榮,這在許多俄羅斯人看來是不可想像的。

然而,中國這個帶有資本主義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和世界經濟火車頭的美好形象現在已被動搖,這似乎預示著可能永遠改變中國的更多負面情況。

到目前為止,正在發生的事情在俄羅斯還沒有什麼影響。

最近,北京被迫處理許多問題:由於應對大流行而導致的長期停工,晶元的短缺(其稀缺性影響了全世界的電子產品生產--從日本索尼到德國奧迪,最近都因缺乏晶元而暫停了其生產線),和大房地產公司的違約。

而另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是,現在中國正處於嚴重的能源危機之中。

在中國大多數省份,電力消費是有限的。由於這個原因,中國許多公司已被迫暫停運營,停止履行訂單,有些公司已經在準備破產和出售設備。在中國的一些大城市,公用事業部門也被停電停水,電信網路也一再中斷。

下面有一些與中國限電和停電有關的例子。

截至今年9月19日,江蘇省已有1096家工廠實施「開2停2」(兩天有電,兩天無電),143家工廠被完全切斷了供電。

廣東省沒有按照「開2停3」的時間表向工廠提供電力,禁止在溫度低於26度時使用空調,並限制使用電梯(不得高於3層)。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當局決定減少35%的電力負荷,而雲南省早在9月11日就對鋼鐵、水泥、鋁和熱力行業的企業進行了限制。

寧夏回族自治區則停止了高耗能企業的運營,為期一個月。

陝西省與前幾個月相比,最高用電量被限制了40%,這種措施將持續到12月。

青海省和昌吉回族自治區,鋁冶煉廠(共十幾家)自8月底起被限制生產,並被命令不得超過每月23.8萬噸的目標。

說得簡單直白一點,中共只是在削減城市和工廠的電力。

奇怪的是,中國早在今年春天就遇到了嚴重的缺電問題。2021年5月是中國當局打擊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礦場的時候,這些礦場的電力消耗水平巨大。這一事件在當時並沒有被外界重視,但鑒於正在發生的事情,它具有非常不同的意義。

它生動地顯示了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嚴重的治理危機

很難判斷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中國缺電。有人認為,中國能源危機據稱與「綠色議程」有關。但北京會讓自己的經濟崩潰以應對氣候變化嗎?這是值得懷疑的。

總的來說,中國目前的情況類似於蘇聯在1984-1985年嚴冬期間經歷的嚴重後勤和管理危機。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國民經濟處於癱瘓的邊緣。我清楚地記得俄羅斯在數月期間的情況:構成俄羅斯主要電力來源的54個主要火力發電站隨時都可能關閉鍋爐,一些火力發電站簡直是在車輪上裝煤。

主幹線上有數百輛廢棄的火車。2.2萬輛馬車被凍在側線上,由於煤塊被凍成了固體,所以難以卸下。政府正在準備一項災害保險計畫:數百家消耗天然氣和燃油的大型企業將被關閉,以便為居民區提供熱量和照明,並防止公寓有人被凍死。那預示著,俄羅斯二戰以來最糟糕的時期似乎已經到來。」

-----以上摘自前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葉戈爾·庫茲米奇·利加喬夫的回憶錄。

可以說,中國正在發生的事的真正原因是北京和華盛頓之間博弈的結果。儘管中國的經濟看似強大(許多人認為中國經濟具有欺騙性),但近年來,中國在世界各地遭受了嚴重的戰略失敗。美國毫不猶豫地對中國使用了與對蘇聯一樣的全部手段和能力。

美國海軍十年來一直在實施其經典戰略,即「戰爭邊緣的威懾」,這涉及對中國沿海的作戰環境進行積極的升級。

北京在非洲和中東的數十億美元的投資不斷受到威脅,或者由於全球這些地區的革命和軍事衝突紛至沓來而完全喪失了投資(幾內亞和蘇丹是其最新的損失)。而且,中國也失去了其發電廠的主要燃料供應商—澳大利亞。

中國的大部分能源基礎設施都依賴於煤炭,而這些煤炭曾經從澳大利亞購買。一年前,兩國之間的關係緊張,北京停止了購買澳洲煤炭。而澳大利亞也是中國高質量鐵礦石的主要供應國,這對中國的鋼鐵工業至關重要。

北京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首先,由於煤炭和礦石的開採都很容易,澳大利亞原材料的成本一直比較低。

其次,澳洲煤的質量非常高。中國無法彌補這些損失,這對中國經濟的損害極大。

圍繞中國晶元產業的情況也同樣有趣。

如上所述,中國正處於嚴重的危機狀態,這並非偶然的。近年來,北京一直在敲詐大多數競爭對手,正是以生產晶元為由,缺乏晶元,全球電子市場遭受巨大的影響。中國在全世界範圍內發起了虛假信息,旨在傳播中國晶元生產佔據了世界市場的很大份額,沒有中國,晶元市場將無法生存的虛假信息。

但這並不符合事實。例如,在2019年,中國的晶元只佔有世界總產量的30%,其餘是由臺灣、日本和韓國分擔。目前,中國的份額正在穩步下降,中國根本無法生產全球市場所需的微電子晶元。

事實是,微電子出口一直是中國經濟的支柱之一。例如,在2014年,它佔了中國總出口的三分之一,為北京的國庫帶來了6600億美元。截至2021年,這一數額降至3500億美元,並繼續下降,因為中國公司因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對其實施制裁而面臨嚴重危機。

中國沒有現代化的光刻設備;沒有對已經存在的設備進行維護;沒有機會接觸到西方先進的微電子技術;沒有機會在美國最好的技術大學培訓學生;最重要的是,中國正在與大多數的市場相隔離。

這也解釋了中共對中國高科技公司負責人的壓制。例如,阿里巴巴馬雲事件,顯然,這些中國科技巨頭與黨的官員不同,比其他人更早意識到了所發生的事情,並試圖影響政府,但沒有成功。

事實上,長期以來,中國一直苦苦掩蓋其經濟、工業和治理體系退化的跡象。由於有一定的安全係數和中國實施的普遍封閉性,北京對外界掩蓋了危機,以戰狼外交和經濟擴張的形式,躲在歇斯底里的外交辭令後面。

但這不可能持久,現在,中國正迅速陷入混亂,這是由於其自身過於雄心勃勃的政策造成的。

當然,這篇文章是關於北京崩潰這個龐大而又極其困難的話題的前奏。未來有一個漫長的對話,與戰略、分析和經濟密切交織在一起。

本文留言

作者楊威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