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鬥地主結局如何?銀行家曝李嘉誠們早跑了(圖)


93歲的長實創辦人李嘉誠(圖片來源:Getty Images/Photo by VCG)

【看中過2021年10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何佳慧報導)習近平吹響「共同富裕」號角,《國安法》下不再自由的香港也刮起了「鬥地主」陰風,未來會走向何方?有香港資深銀行家精闢分析,香港處於中美角力磨心,香港僅餘的「金融自由」面臨巨大矛盾,地產富豪們土地被「共富」的命運也已寫在牆上。不過李嘉誠們會坐以待斃嗎?真相是,他們早就已經「跑」了⋯⋯

北京構思將香港變「南深圳」

資深投資銀行家、作家蕭少滔在學者沈旭暉的網台節目表示,北京欲把香港打造成「南深圳」的講法非常準確。北京正在香港進行一個奇怪實驗:一方面監控、監管和政治清算手段與國內看齊,大抓捕、無理拘禁、等三年都不起訴⋯⋯跟大陸毫無分別。另一方面,則非常強調堅持香港是「國際城市」。「香港剛剛承銷了第一批國內地方政府的政府債券,就是深圳市政府的債券⋯⋯買入的幾乎都是國際金融機構」,之後債券南向通也要開通互認。

但香港僅餘的「金融自由」,也面臨巨大矛盾。醞釀在香港立法的《反外國制裁法》就是試圖逼國際金融機構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香港過去能做國際金融中心,是因為香港法制跟國際接軌吻合⋯⋯立《反制裁法》擺明是想改變,但又試圖令香港不會脫離國際金融市場。」

不過,國際上「天下三分」形勢在迅速形成,一邊是有中國的陣營,一邊是沒有中國的陣營,處於中間灰色地帶的地區試圖兩面通融,「但香港似乎已沒法在灰色地帶存在太久」。北京試圖將香港金融市場「融入大灣區」的圖謀是否走得通?蕭少滔認為視乎歐美是否接受香港變成另一個版本的深圳,在諸多制裁下仍睜一眼閉一眼,容許國際金融機構在香港繼續操作。目前一些幫助港府封鎖民主人士戶口的英美銀行,已經遭到國會的傳召和壓力。

四大家族「被槍指頭」和平繳械

近日國內吹起「共同富裕」之風,有刮向香港地產商之勢,傳出北京下令地產商服務北京利益,解決房屋問題。地產四大家族未來的日子會怎樣?

蕭少滔認為,答案已「寫在牆上」。香港大部份土地儲備在四大家族手上,這一點無可置疑,單是恒基地產一家企業,在新界土地儲備有幾百萬平方米,拿出一半來開發,香港已再無住屋問題。他相信政府會訂出一個長遠土地供應的指標,講明需要多少土地,而這些土地的構成,「重點肯定放在四大家族肯拿出或捐出多少土地來『公私合營』,這個很快會出現。」

地產商還有否討價還價空間?蕭少滔笑言,地產商們明不明白甚麼叫唇亡齒寒?「他們過去把施政不順暢全部怪罪給反對派,反對派現在被拘捕得一個不剩⋯⋯他們根本就是把自己放下油鍋,有甚麼辦法不和平繳械?」

不過,蕭少滔強調,香港地價仍貴,來港炒樓的也不只是本地資金,「香港作為避風塘,還有一定的利用價值在」;而地產和金融息息相關,香港的股票市場、國際金融體系還有國際上的脈絡,都要去繼續維繫,北京「一定要保住香港金融地位不可以倒下」。「重點是留下這群財閥有利用價值的地方,錢也好,國際脈絡也好,他們能調動的社會資源也好,都是政府需要利用的『家生』(工具)。」

因此,這個「交接」的過程肯定會相對和平,「用槍指著你頭那種『和平』」,蕭少滔補充。

王國全球化 李嘉誠最早「起跑」

那麼,在香港樹大根深的地產大家族,是否只能坐以待斃,成為大輸家?蕭少滔揭示了箇中玄機。

他說,以李嘉誠為首的香港富豪家族,生意王國其實一早已經全球化,「李氏正是最早起跑的一位,智慧在於跑步不能等開槍才跑,他的資金來源已經主要不是靠香港了」。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4年,李嘉誠就計劃將其零售王國「屈臣氏集團」上市,蕭少滔是承銷團的一份子,「都知道一早賣曬飛」,屈臣氏最終由新加坡政府主權基金淡馬錫出手買下其約25%股權。

蕭少滔說,屈臣氏是李嘉誠最會生金蛋的平台之一,「包括超級市場、免稅店、專營店、授權零售、名牌代理一大堆,主要的零售收入來源已經移到歐洲。」另一個例子,是周大福企業和遠東發展公司,早已在澳洲最旺的旅遊地點買下土地建酒店、開賭場,「難道還會把眼光放在澳門?」

簡單而言,這些香港富豪,很多已經使出「分身術」,將主要資產移到海外做家族信託,很多就存放在中立國瑞士;他們的主要現金來源也已不在香港,所以就算充公他們在香港的所有,也可謂「絲毫無損」。「所以不是坐以待斃,反過來說只是有點不捨得而已,不過人身自由永遠比錢重要⋯⋯所以這件事大家客觀地了解,別以為香港對他們真的這麼重要。」

不過香港仍是一個賺錢的地方,他們仍捨不得放棄,看還能拿走多少錢,因此在檯面上會繼續撐住股價,還會對外「吹和風」,表態沒有人抓他們去訓話、捐地也不是強迫,而是主動「愛國地」投誠。

香港陷「無人駕駛」式攬炒?

北京用《國安法》打壓香港,在政治上全面收緊,民生上號稱要解決市民的住屋艱難。這個如意算盤會否成功?蕭少滔笑言,香港人不笨,目前數據顯示的十萬人移民只是初步,「2021只是第一波高峰期,其他還沒開始,所有有小朋友的人,我未聽到有人執意要留下。」

香港未來3至5年的風險在於出現「空洞化」和嚴重的人才斷層,「這批人口正是支撐香港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這些用住屋能解決嗎?肯定不能⋯⋯香港會陷入一種無人駕駛、無兵司令的攬炒。負責操作如此複雜現代經濟的人,忽然之間都不見了。」香港金融中心今後能否避免出現亂局,蕭少滔坦言比較悲觀。

本文留言

作者何佳慧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