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造「外骨骼裝甲」 國軍變鋼鐵人(圖)


近日中科院於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上展出「野戰型外骨骼」系統,也發布了相關影片。國軍退役少將于北辰表示,這個系統要靠人輔助,並分成三個檔位。圖為國軍資料照。(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1年10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劉世民綜合報導)根據中華民國國防部2023年度預算表,4月跟中科院完成了肌耐力增強型的動力外骨骼系統的研製與驗證。近日中科院於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上展出「野戰型外骨骼」系統,也通過臉書發布了相關影片。中華民國國軍退役少將于北辰在網路直播節目上表示,這個系統要靠人輔助,並分成三個檔位:空檔、加力檔、行動檔。他認為,如果能讓國軍戰力增加,買這系統何樂不為?

中科院通過臉書說,因應疫情,「2021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14日到23日在線上舉行,且該院提供「野戰型外骨骼」、「數位虎斑迷彩圖案」、「高防護性盾牌」、「新冠病毒快速檢驗晶片」、「功率電子計畫相關製品」及「觸控式熱像測溫儀」等國防自主和軍民通用相關的技術參展,也歡迎外界一窺創新研發能量跟具體成果。

中科院還說,博覽會上展示自己研發的「野戰型外骨骼」,是下肢野戰型膝關節動力外骨骼系統,採無荷重酬載及無上肢的設計,平均能耗少於300瓦,扭力達40牛頓米(Nm)以上。

中科院解釋,「野戰型外骨骼」系統總重少於10公斤,且空載移動最高時速可達6公里,能應用於重武器操作等野戰、砲兵戰場上布署砲彈的彈藥搬運、傷患救助以及照護老人等場景,有效地節省人力操作,提高作戰效率等功能與用途。

國防部於2023年度預算表中指,因應各國開發外骨骼系統,以減輕軍事人員的負擔趨勢,國防部通過開發動力外骨骼技術及原型研製,並自主發展台灣的荷重型/野戰型外骨骼系統,能有效減少軍事人員的體力負荷,提高國軍作戰效益。

于北辰在《94要客訴》上補充表示,這個系統不是全動力,而是要靠人輔助,還分成三個檔位,第一個檔位是空檔,非常潤滑,怎麼動皆可;第二個檔位是加力檔,可以抬起較重的砲彈,腰不會受到壓迫;第三個檔位是行動檔,最高可達時速6公里。如果能讓國軍戰力增加,買這系統何樂不為?

本文留言

作者劉世民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