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監管寒蟬效應 是否促市場內縮引關注

【看中國2021年9月4日訊】北京近期對各大龍頭企業展開監管、調查,中國企業7月起紛紛延後、擱置赴美上市計畫;更有外國投資人撰文對中國投資前景表示憂慮。這些寒蟬效應是否加速市場內縮引發關注。

北京政府在2020年11月初停止螞蟻金服的陸港股雙掛牌,並在今年4月對阿里巴巴處以人民幣182.28億元反壟斷罰款。

受此衝擊,有「中國那斯達克」之稱的上海科創板,3月便有76家公司暫停了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創下新的記錄。

中國監管機構接著針對「平臺經濟」的反壟斷行為立法,多家大型科技公司都面臨調查和罰款。

例如,中國最大網路叫車平臺滴滴出行今年7月赴美上市後兩天,便遭中國監管部門網路安全審查。之後,醫療大數據公司零氪科技、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等中國企業紛紛延後、擱置赴美國上市的計畫。

路透社(Reuters)當時刊文分析,此舉象徵美國IPO市場已成為中概股的地雷區。同時北京決定加強對境外上市的企業審查,將使中企赴美「前途黯淡」。

這篇分析也提到,過去10多年來,中國科技企業在連年虧損的情況下,會先在國內做大,再到美國IPO迅速變現,但這波整治將對現有商業模式帶來挑戰。

另外,從滴滴出行赴美上市後遭當局網路安全審查的案例也可看出,北京官方近期極力防止科技企業數據外流。9月1日生效的《數據安全法》也對未經允許將數據轉移到境外,和提供給外國司法機構等行為,做出罰則規範。

這波整治除了衝擊中國企業本身之外,也令外國投資者望之卻步。

素有「金融巨鱷」之稱的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與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s)創辦人索羅斯(George Soros)近日便投書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指出,習近平打壓民間企業,顯示他不懂市場經濟。

他強調,習近平認為所有中企都是一黨政府的工具,因此投資習近平治下的中國,恐將面臨追悔莫及結果。

CNBC近日則引述Nuvest Capital投資組合經理王應俍(Dave Wang)分析,現在投資人對中概股的信心極為脆弱。如果北京官方繼續釋出一點負面訊息,甚至是另一項出乎意料的政策,可能將看見新一波拋售潮。

受到與歐美關係惡化、國際疫情因素,加上官方對企業監管措施逐漸加重,甚至到了「整肅」的地步,讓投資人對中國資本市場抱持觀望態度。外界也關注,中國經濟是否會由「外擴」轉向「內縮」。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