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戴河休假悄然改變了政治局常委的座次排名順序(圖)


時隔十來年,汪洋依舊繞不開「蛋糕論」。圖為汪洋(左)與習李二人在2019年兩會期間合影。(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8月19日訊】北戴河休假結束,中共高層近兩日悉數露面,尤其是在8月17日由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召集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包括習近平共計5名中央政治局常委與會,規格極高。

在這5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其他人作為中央財經委成員,出席會議自不必提,唯有中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這名非成員的出現,令人意外;更令人困惑的是,這雖然並不是汪洋首次與會,但在官方的無畫面報導中,汪洋的位次和用語都發生了變化,或暗示其職權發生重大變化。

據當天報導,在當天習近平主持的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財經委員會副主任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王滬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財經委員會委員韓正出席會議」。

相較於以往,汪洋的出現頗不尋常。的確,自2018年3月中共黨政機構改革,重建最高級別財經工作議事協調機構中央財經委後,汪洋便因為當選全國政協主席而退出中央財經委。不過,在此次出席中央財經委第十次會議之前,汪洋也曾兩次參加中央財經委的會議,分別是2018年4月2日的第一次會議和2019年4月22日的第四次會議,大多數財經委會議都不見汪洋的身影。

只是,在關於這兩次會議,官方報導中,汪洋的名字當時是緊隨在其他中央財經委成員李克強、王滬寧、韓正之後才出現的,並特別使用「參加」而非像其他人一樣使用「出席」一詞。

而這次,官方報導除按照中央政治局常委習慣排名將汪洋排在李克強之後、王滬寧之前外,還首次使用同樣使用了「出席」一詞。

這一變化難道只是用詞的區別,而沒有其他含義嗎?這對於嚴謹的官方媒體來說,顯然是不可能的。

通常而言,出席會議和參加會議含義差別不大,前者較為正式,而後者則帶有口語色彩,基本可以通用。但是如果按照正式嚴肅報導,二者的差別卻是極大的。

出席會議,意味著該與會者自然是正式的受邀代表,具有發言權、表決權等各項權利,也就是說有參與決策的權利;而參加會議則不然,僅代表受邀列席,除非受邀是沒有發言權的。

照此判斷,官方報導實則透露了一個重大變化,汪洋雖然並非中央財經委成員,但的確參與了此次會議的重大決策。

從當年在李克強內閣擔任分管農業等領域的副總理來說,汪洋出席此次會議乃至參與決策似乎可以說順理成章,不必大驚小怪。但是,若事實果真如此簡單的話,汪洋並不一定要非要具備「出席者」的角色。

而更加有意思的是,汪洋2012年進京以前主政廣東,作為力主「做大蛋糕才能分好蛋糕」的改革派,與當時主政重慶的薄熙來「一南一北」激辯「蛋糕論」,被認為代表了當時中國繼續堅持「先富帶動後富」還是走共同富裕道路兩種選擇的分歧,惹人矚目。

只是今非昔比,2012年所謂的「重慶模式」隨著薄熙來的下臺而不再被提及,而汪洋則在將近10年後出席這樣一次以改革分配制度、促進共同富裕為主題的中央財經委會議,並且出謀劃策,依然繞不開「做蛋糕」和「分蛋糕」。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