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嚴打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目的不簡單(圖)
位於北京的新東方集團總部、新東方大廈。(圖片來源:免費圖片)
【看中國2021年8月4日訊】對於中國最大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新東方的未來,創始人俞敏洪一直都信心滿滿。2006年,俞敏洪曾對馬雲說,100年後阿里、騰訊可能不在了,但100年後教育肯定在,新東方一定在。馬雲則回應道,教育一定在,而新東方未必會在。
去年末,馬雲的螞蟻集團上市突遭變故,今年初,阿里巴巴被重罰百億元。今天,俞敏洪哭了。
新東方教育集團的徐申向媒體透露,在不久前的一次內部會議上,新東方集團的管理層就已經知道了教育培訓行業要經歷嚴打,大家開始談論公司的轉型問題。面對公司轉型,有人建議新東方轉型做托兒所,當時俞敏洪悲傷地落了淚。
7月23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中國將發文嚴禁教育培訓機構「資本化」運作,甚至一律不得上市融資。消息一出,已上市的教育股應聲而跌。新東方在港交所的股價一度「腰斬」,美股收盤跌幅達54.22%,同為培訓機構高途跌幅達63.26%,好未來跌幅更是超過70%。26日、27日,股市恐慌情緒開始從教育股擴大到整個中國概念股。有報導指出,在兩個交易日內,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跌幅近15%。該指數由在美國上市的98個最大中國股票組成,這是該股指自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
為什麼一直穩定發展的中國教育培訓機構突然遭遇如此驚濤駭浪?中國教育嚴打的真實目的是什麼呢?
第一,教育嚴打鐵幕降下
6月15日,教育部召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成立啟動會,會議宣讀了《中央編辦關於調整教育部職責機構編製的通知》,並強調新成立的監管司要以「釘釘子」的精神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見效。
7月24日晚,中國官媒公布了一份名為《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該意見措辭嚴厲、政策嚴苛,超過市場預期,體現在:「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未經審批多址開展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
「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外資不得通過兼併收購……等方式控股或參股學科類培訓機構。已違規的,要進行清理整治。」「對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重新審核登記,逐步大大壓減,解決過多過濫問題;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存在不符合資質、管理混亂、藉機斂財、虛假宣傳、與學校勾連牟利等嚴重問題的機構。」文件稱,上述政策的目的是「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並將其概括為「雙減負政策」。這一工作還將被列入地方政府重點任務。
中國各省也開始落實嚴打私下收費補習的政策,例如河北省設立專門舉報平臺、廣東省將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納入「掃黑除惡專項考核」、湖北省由「掃黃打非」辦負責整治校外培訓機構行動。原本為提升學生知識水平的高大上行業,一夜間與黑社會和賣淫嫖娼同流合污,這不能不說是一種中國式幽默。
花旗銀行報告指出,最大的負面意外來自週末和假期補習的禁令、所有機構都變成非營利組織(不能自由調整學費、分配股息或自由並購)和資本市場禁令。有中國國資背景的投行中金公司在一份研報中表示,「此次教培行業的規範管理嚴格程度史無前例」。
綜上可見,在如此禁令下,中國教育培訓機構的業務空間將被壓縮到成人教育培訓,但這塊利潤遠遠不能維持龐大的教育培訓機構生存。可以說,該禁令對於教育培訓機構是躲不過的生死劫。
第二,教育嚴打為哪般?
中國教育弊端叢生是公認的事實,老百姓對校外培訓機構的高收費也是苦不堪言。但採取如此極端、嚴苛的手段對付教育培訓機構目的是什麼呢?我認為,目的有兩個,一個是台面上的,一個台面下的。
台面上的理由也很有意思,那就是中國教育壓力太大,導致年輕人躺平不生娃,嚴重影響了中國的未來競爭力。校外培訓機構是製造教育壓力的罪魁禍首。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要求落實「三孩」政策,「完善生育、養育、教育等政策配套」。為配合生育政策,中國教育部在嚴打校外培訓機構的同時,也對教育系統揮舞大棒,決定對全國中小學校及教師,開展為期九個月的有償補課,和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的問題專項整治。
中共官媒指出:中國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校外培訓野蠻生長,亂象層出不窮,成為治理的頑瘴痼疾。一些校外培訓機構缺乏資質、超前教育、價格虛高、虛假宣傳;有的在營銷中打出「你來,我們培養你的孩子;你不來,我們培養你孩子的競爭對手」的口號,製造焦慮;還有的販賣諸如「全腦開發」「三維平衡」甚至「量子速度」等概念,利用家長一知半解的心理賺錢牟利……不僅給家庭造成沈重的經濟負擔,更嚴重干擾正常教育教學秩序,違背教育規律和兒童成長規律。
中國家庭的教育壓力是培訓機構造成的嗎?我認為,中國教育的主要問題是教育不公平、應試教育和教育行政化等。教育不公平體現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上,如城鄉差異和地域差異等;應試教育體現在中小學以重點中學和高考為目標,扭曲了教育育人和培育健康人格的目的;教育行政化體現在行政官員主導學校的管理,教育官本位化。這些都是中國教育系統自身的問題,與校外培訓不搭界。當然,教育培訓機構具有較強的營利性,會加大教育成本,但這只是一個管理問題。中國教育壓力的本源自教育制度和機構自身,而校外培訓只是末。所以,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嚴打是本末倒置。
同時,需指出的是,中國校外培訓機構對中國學生走出國門,學習西方先進科技和人文知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為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貢獻巨大。目前的教育嚴打不僅沒有給中國家庭減負,相反是在添亂。清華大學退休教授孫立平指出:「如果有一根決定你命運的指揮棒指到某個地方,而你到達這個地方要經過溝塹,要經過河流,你怎麼辦?沒別的辦法,想辦法越過這個溝塹,渡過這條河流。這時,有人說,你出點錢,我在河上給你建座橋,如果你有這個能力你可能就會出這個錢。如果有人出來制止在河上建這座橋,這時你會怎麼辦?另外想辦法,如買條船,也要繼續渡河。因為指揮棒就指在那裡,你沒有別的選擇。」「道理很簡單,無論是規範作業也好,還是治理甚至禁止校外學科類培訓也好,解決的都是供給的問題。但需求的問題呢?常識告訴我們,有需求就會呼喚供給,不管供給的渠道如何扭曲。如果必須過這條河,你不讓他建橋,他用別的辦法也得過。有人把教育內卷的問題歸咎於資本的介入,也有人將其歸咎於家長的觀念,完全是打錯了板子。即使資本消失,特權也會上手;家長的問題,與其說是觀念,不如說是無奈。關鍵的問題,是你的指揮棒指到了那裡。把教育引向這條瘋狂內卷之路的指揮棒是什麼?就是我們目前的考試(升學)制度。」
現在,我們再來說說教育嚴打藏在台面下的目的。我認為,中共嚴打的鮮為人知原因就是共產黨要對教育絕對領導。目前中國教育既有官方教育系統管理的校內教育,還有民間培訓機構進行的校外培訓,但培訓機構脫離了黨的領導。中共很擔心培訓機構在培訓的同時將西方價值觀輸入給中國的中小學生,如自由、民主、法治和人權等。大家還記得,今年4月,中國反壟斷機構在處罰阿里巴巴的同時,也捎帶把馬雲的湖畔大學給滅了。目前,中國校外教育培訓機構體量巨大,大多數城市家庭的孩子們都會培訓英語和其他課程。習近平的目的是將中國的中小學辦成黨校,對學生進行洗腦,整頓教育培訓機構為學生和家長減負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
綜上所述,中國教育系統掀起嚴打風暴,將校外培訓機構作為打擊重點,是本末倒置,不僅不能減少中國家長和學生的負擔,相反是在折騰、添亂,火上澆油。因為不改變教育公平、應試教育和教育行政化問題,中國教育沒有出路。當然,這場風暴的目的並不單純,藉機封閉學生瞭解世界的窗口,強化洗腦教育是真正的落腳點。
馬雲、俞敏洪創業、發達於鄧小平時代,衰落於習近平時代。他們看懂了鄧小平,但卻看不懂習近平。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