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擱筆:香港與西方「失聯」(圖)
《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在其專欄宣布擱筆,指這是在「仍有選擇自由之下作出的自由選擇」。圖為烏雲壓頂的維多利亞港。(圖片來源:Adrian/看中國)
【看中國2021年7月29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國安法實施後,香港時評人或離港或擱筆,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繼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於本月14日宣佈封筆後,《信報》創辦人林行止今日(29日)也在其專欄宣布擱筆,指這是在「仍有選擇自由之下作出的自由選擇」。他在最後一篇專欄中指,香港的市場正在受政治的有形之手操控,香港的自由市場與西方制度「失聯」。
今日,年逾八旬的《信報》創始人林行止在其專欄上宣布擱筆。他的最後一篇專欄題為「制度有異股市殊途 嚴守法度港股永生」,他在文章談股市,認為長期而言,自由市場股市走勢圖都是上升的,1973年7月3日,香港恆生指數以604.18點收市;昨日(28日),恆生指數以25,000收市。他感嘆,這48年來香港股市經歷高低起伏,從跌到最低點的150點,升到如今的25,000點,升幅有40倍之多(以604.18點計算)。
他又以美國股市為例指,1921年的道瓊斯指數為64點,100年後的今天,道瓊斯已經在35,000徘徊,升幅達546倍,撇除通貨膨脹因素,升幅仍有32.35倍。他認為,美國股市這種上行趨勢仍然「秀麗」,以複利計算,年漲幅在6.5%至7%之間。
林行止認為,美國和香港股市在經過數次金融危機後,仍然能「奮力上行」,自由經濟是背後主因,換言之市場的無形之手,在遵守法律規則之下,各出奇謀,各顯神通。不過,目前香港的市場正在受政治的有形之手操控,香港的自由市場與西方制度「失聯」。
在政治影響股市的情況下,林行止表示,香港市場的資金必然會流入更為健康的自由市場,這也就是為何近日在香港和大陸股市盡呈弱勢之時,華爾街股市不僅不為所累,反而繼續走高。
他認為,未來如果證監會可以在不受政治干預下專業運作,香港股市才能行穩致遠,繼續發揮其大眾資本市場的作用。
文末,林行止和讀者道別。他說在《信報》不同崗位工作了48年,今日和讀者說再見,這是他在「健康條件尚可,在大環境仍有選擇自由之下作出的自由選擇」。
出生於1940年的林行止,原名為林山木,是香港《信報》創辦人。在1973年至1996年期間,林行止每日都在《信報》撰寫社論《政經短評》,分析評論香港及世界政經形勢,被譽為「香江第一健筆」。1997年,林行止把《信報》管理交棒給女兒林在山,但仍然繼續在《信報》撰寫專欄。2006年8月8日,李嘉誠之子——電訊盈科主席李澤楷以3,500萬美元收購《信報》五成股權;2014年9月,再購入《信報》全數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