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一遇」洪水?王維洛揭水災背後四大因素(圖)


2021年7月21日,河南省鄭州市遭遇暴雨襲擊之後情景。(圖片來源:STR/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7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董林杉綜合報導)河南遭受洪災重創,而且尚未走出洪水的威脅,當全世界目光聚焦河南之際,中共當局一再強調「天災」,企圖以「千年一遇」、「五千年一遇」的藉口來掩蓋泄洪等人禍因素。官方既不回應多方質疑,也未啟動調查,顯然是要逃避責任。水利專家王維洛分析了造成鄭州水災的四個主要因素。

官方:河南水災「五千年一遇」

據中共官媒報導,目前河南境內三十多座水壩的蓄水超過警戒線,其中十多座水壩面臨潰壩。河南水災死亡人數不斷向上修正,鄭州氣象局稱這次河南暴雨是「千年一遇」,河南水利廳隨後將說法升級,形容這次大水乃「五千年一遇」。

不過,中國官方稱這次洪災是「五千年一遇」,引發中國網友痛批政府「甩鍋給老天爺」。

網友表示,「看到這條第一反應就是挺不要臉的,這是把鍋往老天爺頭上甩」、「這種描述,稍微過過腦子就知道不可論證,除了想把所有責任歸於不可抗力,還有什麼作用呢?」、「5000年前的人類已經開始記錄降雨了,太牛了」、「5000年你欺負人民群眾都是文盲」。

針對官方聲稱河南水災經歷的是「千年一遇」、「五千年一遇」的說法,連中共自己的專家也出來駁斥,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1951年之後,中國才開始擁有完整的氣象記錄,到現在為止數據記錄歷史也就只有70年的歷史,所以,所謂的千年不遇,百年不遇的說法,都不是嚴謹的科學的說法。

《美國之音》7月24日報導指,中國國內和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此次鄭州洪災問題上當地政府至少存在幾個方面的責任。一是在氣象部門發布強降雨警報後沒有立即宣布地鐵停運,致使大批乘客陷入險境。二是在特大洪水發生之前,沒有對地鐵入口的防水設施進行加固和防範。三是所謂「海綿城市」工程可能存在嚴重問題,形同豆腐渣工程。

王維洛:導致鄭州特大水災背後四大因素

中國近年修建的無數座大大小小的水壩究竟起到了防洪抗旱的作用?這次洪災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旅居德國的水利專家王維洛在接受法廣採訪時分析了造成鄭州水災的四個主要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鄭州的城市建設規畫只注重水景的美,而忽略的河流的排水功能。

王維洛說,常莊水庫位於鄭州市的西南,往北部繞鄭州市大半個園圈。鄭州的母親河賈魯河在市又接納了其他五六條河,再加上人工的地上河,也就是南水北調的中線水渠,所以南水北調干渠與賈魯河水道將鄭州市像包水餃一樣的包起來。鄭州市花費了534億修建海綿城市,將賈魯河修建得很漂亮,將鄭州建成如蘇杭一樣的水城,但是,賈魯河的排水能力卻並沒有受到重視。他認為,中國的城市建設考慮的重心並不是方便供水或者排水能力,而是為了發展房地產,提高GDP。

第二個因素,就是常莊水壩的無預警的泄洪。王維洛說這完全是違背規章的;而且泄洪的規模遠遠超出了周邊河流的承載能力。

王維洛說:「今天我們知道常莊水庫在2021年的7月20日上午十點半開始泄洪,泄洪後不久發現水庫大壩出現管湧現象,現在知道大壩出現了13個管湧,可以肯定常莊水壩應該報廢了。」

第三個因素,鄭州的水資源的管理人員同中國其他地方一樣犯下了同樣的錯誤,也是1975年的錯誤,重視的是蓄水而不是排水。王維洛說,河南省傳統是一個缺水的省份,管理人員重視的是蓄水而不是排水,沒有做好應對非正常氣候的情況下如何應對。

最後一個因素,就是信息缺乏透明。

王維洛說,習近平7月22日說河南各地出現內澇,河流超載,個別水庫出現潰壩,這些消息外界根本無從得知,我對水壩潰壩問題十分關注,因為這是我的專業,但是,在習近平發表上述言論之前,我從未看到新聞部門報導相關的消息。同樣,有關水災死亡人數的信息估計也要再幾年甚至幾十年之後才能夠真相大白。

稍早前,王維洛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也直言,其實鄭州7月20日發生的暴雨「絕對不是中國暴雨的極值」。他指出,中國最大暴雨出現在1963年,發生在邯鄲、邢臺和保定;第二次則發生在1975年的河南駐馬店地區,那才是中國暴雨的歷史極值。

當被問到鄭州日前的災情原因是較偏向天災還是人禍時,王維洛直言,「這次水災是鄭州市在自己發展的過程中製造的」。

據王維洛的解釋,當局在設計建造鄭州市時,將這座本身地勢就比較低的城市打造成了一個水鄉,包括河流、濕地,一環一環的相互圍繞。他說:「鄭州的三環就是一條河,再加上南水北調的中線干渠,當上游的洪水下來的時候,當然全部都往鄭州市中心灌。」

死亡人數關係到災害級別與官員的烏紗帽

據官方7月23日公布最新傷亡數字,鄭州暴雨導致超過50多人遇難。一天前的通報是全省33死亡,8人失蹤。但外界普遍認為,死亡人數遠遠超過官方公布。

同時,外界質疑常莊水壩無預警的泄洪,不提前通知民眾轉移,無異於謀殺,這也是中共為何強壓死亡數字,而且佈置軍警封鎖隧道現場的原因。

不過,大陸媒體發布的報導在不經意間透露了一些實情。比如新京報網等陸媒24日報導,鄭州的京廣北路隧道是災情最嚴重的地方之一,隧道內積水一度高達13公尺深,大批車輛、人員被困;據指目前已拖出逾200輛車,死傷情況則仍在確認中。

報導引述鄭州市城管局副書記李平表示,經過3天的抽水搜救,已拖出逾200輛汽車,隧道內的積水下降至1.2至1.5公尺時,目測已經沒有其他被困車輛。

當局21日在排水搜救過程中發現兩具遺體,至於隧道內是否還有其他遇難者,李平表示無法確定,「現在還不敢說一定沒有」。

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指,真實的死亡數據不會向外公布,控制災害死亡人數,這是中共宣傳部門的傳統做法,歷經毛澤東、鄧小平及後來數任總書記,經濟大政隨時修改,獨這一點是中共的一貫傳統。

中國經濟社會學者何清漣撰文表示,據多年經驗,真實的死亡數據不會向外公布,控制災害死亡人數,這是中共宣傳部門的傳統做法,歷經毛澤東、鄧小平及後來數任總書記,經濟大政隨時修改,獨這一點是黨的傳統。我當年在國內經歷過深圳清水河大爆炸,記者從現場帶回的死者照片共有近八十人(並非全部),但宣傳部規定的死者就三人:兩位公安局副局長與一位派出所所長。原因是當時規定:地方政府出現死亡十人以上的事故,算特大事故,行政首長鬚負領導責任——那時,連官員受賄數目定的標準也低,50萬以上算特大貪腐案件,如今與時俱進,可能已經重新制定事故級別的死亡人數了。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