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半年收入數據蹊蹺 消費降級之勢難擋(圖)


內需不振、消費降級的趨勢未止。(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21年7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官方日前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實際上內需不振、消費降級的趨勢未止,這從專門出售低價商品的電商「拼多多」的興起可見一斑。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2021年上半年消費、投資、工業等經濟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532,167億元(人民幣,下同)。在去年高基數的影響下,同比增長12.7%;比一季度回落5.6個百分點。

分季度來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8.3%,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9%。表明中國各地在不間斷產復工復產的情況下,經濟已經大幅放緩。

另外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12.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0%(增幅高主要是受去年上半年低基數影響)。比2019年上半年增長15.4%,兩年平均增長7.4%,扣除價格因素,兩年平均實際增長5.2%。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25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8元。

對於收入數據,中國民眾紛紛在網路上留言與評論,認為自己收入沒有達到這個數字。從平均數來看,意味著中國的貧富差距很大。

《紐約時報》報導認為,最新數據可能預示著中國疫情後復甦的極限,「原材料成本上漲正在侵蝕工廠和零售商的利潤......小企業正在遭受痛苦。通貨膨脹開始捲土重來,使數據變得混亂。大流行的持續不確定性壓倒了一切。」

該報導提及北京當局最近發出的一系列信號,表明經濟增長可能陷入困境:「就在過去一週,李克強總理就經濟健康狀況舉行了三場高調會議,並在每次會議後發表聲明,下令採取一系列措施來維持增長。」

報導認為,中國經濟還面臨堆積如山的債務問題,國內消費也仍是薄弱環節,還有令人擔憂的失業問題等。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對《路透社》表示,工業進一步增長空間在縮小,服務業復甦的進程則緩慢,基建投資增速動能偏弱,消費增速也偏低,「經濟疫後復甦的快速恢復階段可能逐漸走到尾聲。」

出口、投資和消費是經濟學界認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其中消費最為薄弱,北京當局近年多次聲稱要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甚至在去年提出了經濟「內循環」的計畫。

但是,消費降級的趨勢未止,按照中國民眾的說法,消費降級的特點就是以價格為第一考量標準,降低體驗、個性、品味。「能動手掃地就別買掃地機器人,能在家鍛練就別去健身房,能吃重慶小面的就別吃意面,能買便宜就別買貴」。

這也體現在官方數據上,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自2018年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同比增長已經降到10%以下。2018年-2020年分別是8.8%、8%和-3.9%(2020年疫情的原因)。2021年7月15日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84,098億元,兩年平均增長4.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7,807億元,兩年平均增長4.0%。

據《美國之音》7月16日報導,長期研究電子商務的香港某廣告公司顧問Tina Wang表示,現在人們都在「拼多多」上面購物,「政府最近說內循環,雙循環,把出口不了的內部消化一下,根本就不可能消化的。我們現在消費往下走,收入往下走,即使不往下走也沒有國內的市場。電商想到的全都先是國外的市場。在國內做很難的,利潤低,只能拼偽劣產品。」

在北京某投行工作的經濟學家張紅(化名)表示,消費這塊顯得特別低靡,國內需求不足,也就是說大家不消費了。現在的增長,一半是從出口來的,一半是從國內投資來的。

張紅舉例說:「像河南安陽,當地賣衣服賣鞋的,能倒閉的都倒了。大家都從‘拼多多’上買東西了,‘拼多多’很便宜。小城市的實體店被衝擊的不行。本來疫情是個暫時的困難,現在成了長久困難,都倒閉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