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種人最不配為人師?紀曉嵐為你揭曉(圖)
身為教師若謗佛、謗法、謗賢聖僧,不只誤人子弟,還將成為斷善根之人。(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根據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卷二》記載:他的叔父紀婺庵,親自遇到一件事,並告訴紀曉嵐說:有一個私塾教師,平日滿口仁義道德,行為卻十分鄙俗。他經常誹謗佛法,在道路中見到僧侶,也會出言不遜。
有一日,一位僧人,來到學堂的附近,敲著木魚,向周圍的居民化緣。那個教師從學堂出來,對僧人訓斥說:「像你們這種人,平日盡講些歪理邪說,欺騙百姓,我早就討厭極了。我們乃聖賢之徒,這裡是宣講仁義之地。你竟跑到這裡來討飯,休想!」僧人講:「先生何苦如此相逼?」
那個教師見到僧人仍不離開,遂轉身從學堂裡拿出他平時體罰學生用的教鞭,朝著僧人狠狠的抽打。僧人從地上站起來,拍拍衣服就走。邊走邊說:「你這人太惡了!」然而,僧人放在地上的一個大布袋子,卻仍在地上,並未帶走。
私塾裡的學生們,見到僧人丟下的大布袋子,很好奇,用手一摸,裡面裝的好像是銀錢之類的東西。學生們就想打開布袋去拿。有人說:「這些錢,我們要平分!」
那個教師本該阻擋,但他居然講說:「先不要動,再等一會兒。那個僧人如果還不來,我們就打開,先數清裡面一共有多少錢,定下來怎麼分。要聽我的話,不許爭!」
於是,師生們一邊望著大布袋,一邊等待著。眾人等了一會兒,教師講:「等到現在,那個僧人還不來,我們就打開布袋數錢吧!」剛剛把布袋打開,卻不料嗡的一聲!飛出來許多大馬蜂,朝著那些積極要分錢的學生,特別是那個教師的臉上飛去。一時間,群蜂飛刺,眾人亂嚎!
很快,師生們面目皆非:腫得不像人樣了。這時周圍的居民聞聲趕來,驚問所以然之故。
這時,那位僧人來到了學堂,問道:「你這個滿口仁義道德、竟敢誹謗佛法的教師,怎麼能帶動學生,私分我的錢財呢?」說著提起他的大布袋子,就往外走。剛走出學堂門口,又轉回身來,雙手合掌,對那個教師說:「冒犯您這位聖賢了,請原諒!」前來觀看的許多居民,都紛紛咯咯地笑出聲來了。
佛教典籍說,「張口即是業」,故有「修口」之說,閉口不言。口業、造口業屬於「身、口、意」三業中的一業。換言之,語言不加節制,將製造業力,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
然而,最大的口業是謗佛、謗法、謗賢聖僧,報前未殷重懺悔者,即將成為斷善根之人。
再者,教師本應該是通情達理,懂得文明禮貌的,否則何以教導學生。最起碼是不可以隨便罵人、打人吧!否則便是沒有師德、不配當教師之人。
現在中共治下的某些教師,對學生,隨意打罵,甚至誹謗佛法,已經是犯了大罪,失掉作教師的道德和人格了。這些人,如不再迅速改過、懺悔,未來就沒有前途了。奉勸這些職在提高學生知識和道德水平的人,也努力提高自己的見識和道德,盡快改過自新,遠離邪惡,以保自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