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免疫?美研究:染疫11月後還存抗體(圖)


2021年4月8日在湖北武漢舉行的第三屆世界衛生博覽會期間展示的COVID-19病毒病毒模型。(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5月28日讯】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輕症COVID-19患者於感染病毒11個月之後,其體內還存在著抗體,甚至還發現了可以製造抗體的骨髓細胞。因此,研究團隊認為染疫之後或許能夠獲得終身免疫。此篇研究報告日前已經刊登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Nature)。

根據綜合路透社和《印度人報》(The Hindu)報導指出,24日,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研究團隊在《自然》刊登了一篇最新研究,其發現輕症COVID-19患者出現症狀之後11個月,竟然在體內還存有抗體,其與先前部份的研究有所出入,因為之前的研究結果指向,抗體數量會隨著時間而急速消逝。

該研究共同作者、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副教授艾勒比迪(Ali Ellebedy)表示,當時有媒體解讀感染COVID-19之後的免疫力無法維持長久,他指這是一個「錯誤解讀」,因為一般而言,當急速感染期過後,體內抗體數值本來就會下降了,並不會歸零,僅是進入了停滯期而已。

研究結果指出,當人體面臨新的感染之時,短暫存活的成漿細胞(plasmablast)就會先快速製造抗體,而導致體內的抗體數值飆高,等到病毒遭消滅之後,這些細胞就會消失,使得患者體內的抗體數值亦跟著下降。不過,在同一時間內,就會換成其他壽命更長的細胞來製造抗體,也就是換成記憶型B細胞(memory B cell)於血管中進行巡邏,以防止再度被感染;而骨髓漿細胞(bone marrow plasma cells)則會遷移至骨髓內,並持續分泌少量抗體到血管內,以幫助防止再度感染病毒。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的這個計畫,是進行追蹤COVID-19康復者血液中所含的抗體數值,該團隊總共招募了77名COVID-19患者,從初感染後的1個月開始,每3個月究抽取和檢視血液樣本。因此多數參與者都屬於輕症患者,所以只有6人有住院過。

除外,在初次感染的7、8個月之後,團隊亦對當中的28位參與者,抽取他們的記憶型B細胞和骨髓樣本,經過4個月之後,再對其中的5人進行第2度抽取骨髓樣本。為了作比較,該團隊也從11位沒有得過COVID-19肺炎的參與者身上抽取其記憶型B細胞和骨髓樣本。

這團隊發現,在感染之後的前4個月,參與者的體內抗體數值降得非常快,然後就趨於平穩了,但在第11個月還能夠檢測到抗體。

在被抽取骨髓樣本的參與者之中,多數人體內皆還能夠偵測得到記憶型B細胞,有15個人測到了非常少量的骨髓漿細胞,經過4個月之後的第2度抽取骨髓樣本的參與者,其體內的骨髓漿細胞數值仍然維持穩定。

艾勒比迪認為,這些細胞於清除病毒感染之後就呈現「暫時靜止了」,並待在骨髓內分泌抗體,他們將會這樣無限期地持續下去,且在康復者的餘生中持續存在、製造抗體。

不過團隊亦表示,並不清楚COVID-19中度、重度患者在康復之後,是否也會有同樣的結果。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