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如何從「戶口」上控制報紙(圖)
中國共產黨怎樣控制輿論(二)
相關文章:
中國青年報原來有一個《星期刊》,80年代每星期日可以單獨在郵局賣,讀者可以買到,可以想見多麼具有人民性。裡面有文學副刊,該副刊的一個編輯叫王長安,北京大學畢業生,後來這個副刊被取消了,他去了體育部,和我輪流上夜班。2000年不堪報社壓力,上吊自殺了。該副刊還有一個諷刺與幽默版,我也給這個版寫過稿子。有一個是講河南一個縣的國有公司領導騙取全國勞模的事情。還有一次寫一個女港商來鄭州投資被騙了,但是稿子被副總編輯周志春槍斃了,他說:「這個稿子登出去,那是要賠人家錢的。」副總編輯的覺悟和黨性就是這樣強。不管被不被騙,反正是不能賠人家錢。後來星期刊沒被取消的時候,這個版面就被取消了,諷刺社會也就是諷刺共產黨。黨這麼偉大,領導幹得這麼好,怎麼可能有可笑的事情?
報紙一般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新聞版,一部分是副刊,副刊可以多角度地為讀者服務,其中有新聞性強的,也有不屬於新聞的,比如文學副刊、諷刺與幽默版、家庭版。這些主要是為讀者服務的,可讀性很強。但是各報後來就逐漸取消了這些副刊,代之以歌頌黨和政府,現在是歌頌習近平的內容。或者是變相的廣告,掙錢。所以現在中國的報紙,可讀性越來越差,私人訂戶越來越少。
我們中國青年報主要靠各級團委訂閱,還有就是解放軍訂閱。連級單位都至少訂閱一份。在我們報紙上發表稿子的官兵都可以憑這個立功,受表彰,獲得提拔。解放軍官兵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我們中國青年報上刊登稿子都可以立功。
現在中國青年報的特別報導版還有,但是沒有了批評報導,代之以某些事件的細節報導,把細節當成了「特別」。
三 從「戶口」上控制
中國不允許個人和企業特別是私人企業辦報。報紙必須有主管單位一般是黨政機關,或者是政府。中央級黨報有7家:人民日報歸黨中央領導,解放軍報歸解放軍總政治部領導,經濟日報是國家發改委的機關報,光明日報是中宣部直接領導。現在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原來是光明日報群工部主任。科技日報歸國家科委管。中國青年報是團中央機關報,工人日報是全國總工會機關報。全國總工會其實是黃色工會,不允許為工人謀利益,更不允許組織罷工。全國總工會和團中央一樣,都是屬於中共中央直屬機關。
地方報紙一般屬於當地黨委,比如北京日報和北京晚報屬於北京市市委直接領導。「商報」一般是政府的報紙,比如深圳商報歸深圳市市政府管。
前些日子,美國一個很著名的華人自媒體鬧了笑話,以為《解放日報》是歸解放軍管。其實它是上海市委的機關報。《長江日報》是武漢市委的機關報。因為武漢50年代初是中共中南局所在地,管轄長江中游地區。山東省委機關報叫《大眾日報》。人民日報原來是晉察冀根據地的報紙,進北京後,被選為了黨中央的機關報。不能望文生義。
過去報紙分為兩類,一部分屬於企業,一部分屬於事業單位。大約是2017年,共產黨對報紙進行了分類,定性,將黨報定為「時政性」報紙,算事業單位;享受國家的優惠政策。非黨報算企業,不享受優惠政策。這樣,好多報紙就活不下去了,就倒閉了。沒了。比如北京過去有一個報紙叫《精品購物》,90年代發行量很大,現在早就沒有了。
中國的報紙、雜誌和汽車一樣,有號碼——報號,歸國家新聞出版署發放,報號要控制數量,嚴格控制。一般情況下都不會給新的號碼。肯定是要有主管單位,相當一級領導的批准才能申請。才可能得到批准。如果犯了共產黨的條文,很可能立刻就被取消。大約2004年,工人日報的子報——《新報》因為刊登了一個諷刺共產黨的人大、政協的順口溜,立刻被取消了報號。在那個時期,我們《中國青年報》的子報《青年體育報》,要在2003年刊登非典型性肺炎醫療垃圾運輸不苫蓋,滿天飛的稿子,我在這個報當校對,還是以待崗的身份,阻止了這篇稿子見報,不然很可能被撤銷報號。因為共產黨絕對要封鎖有關傳染病的消息,而且體育報也不是刊登這類消息的報紙。2005年,主編畢熙東幾次把報紙改為廣告報,刊登北京小吃、國畫和民俗的內容,因為把報紙承包給了北京工商聯。黨組書記王宏猷幾次阻止畢熙東,都無效,畢熙東就是一個流氓和混蛋,什麼都敢干,所以中國青年報只好立刻撤掉了他。這事幸虧沒被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署發覺,發現就會取消報號。所以我今天罵中國青年報他們也不敢反擊,就是擔心會因此牽連出很多這樣的事情。我作為一個待崗職工,一個校對,卻干了副局級的副總編輯的活,報社不但不感謝我,還繼續打擊我,所以我今天還是要和他們算賬。
特別是1989年六四前後,報社內部也有人提出刊登支持大學生的稿子,但是總編輯徐祝慶和一些領導堅決不同意。理由就是如果被取消了報號,全報社幾百人上千名家屬的飯碗就被砸了。所以,就什麼也沒有登。
人民日報體育部記者張舒和另外一個記者在人民日報印刷廠出了《號外》,揭露解放軍開槍殺人,張舒就被解放軍戒嚴部隊抓了起來,關了一年。後來雖然沒判刑,但是被報社開除了,到處流浪。他原來的妻子是人民日報的同事,也離了婚。30年飽受折磨,身體遭殃,加上抽煙喝酒,去年打籃球的時候心臟病發作,死了。他為了躲避共產黨的打擊,後來化名趙牧。也被搜狐網聘為博客頻道總監,因為寫了諷刺毛澤東的博客,被以尋釁滋事罪拘留一次。人民日報是黨中央的機關報,當然不會因此停刊。所以只能是處理記者編輯。
畢熙東2002年韓日世界盃期間聘請他當了編輯部主任。這也是違背共產黨政策的——雇佣反革命辦黨報。畢熙東不是同情張舒,而是因為找不到人,無法無天。所以現在我罵中國青年報他們也不願意反擊,怕僱用反革命的事情傳出去。
2005年9月,《青年體育報》外聘的副主編董路,就是那個很著名的主持人,醞釀和幾個手下罷工,抗議長期拖欠工資,報社看實在控制不了局面了,只好立刻停刊。自己停刊不是犯錯誤,如果被上級停刊,那就是大錯誤,就要被撤職。中國青年報領導就怕丟了官帽子。
2005年年初,中國青年報冰點特刊刊登義和團應該被八國聯軍殺的文章,特刊被停刊,因為總書記胡錦濤是團中央第一書記出身,自然不會停了團中央的機關報。過了兩個月,胡錦濤親自批准,冰點才復刊了。但是以後都是純粹拍共產黨馬屁的文章了。最近因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立100週年,搞特刊,佔了冰點的版面,它由每星期4個版縮減為兩個。拍馬屁都不行,直接就登共產黨的宣傳文章了。
中國大陸的書也有號,出版社每年給一定數量的書號,有書號才能出書。出版社就不想出好書了,就靠賣書號掙錢。作者要出書,先給他們多少萬元,包下第一次印刷數量所有的書。這當中出版社也掙了錢。如果書賣得好,出版社再掙錢;如果賣得不好,這次出版社也沒有賠錢。以後就不再印刷了。我在大陸寫了一本《體育記者內幕》,找了好多出版社,最後那家同意出書,但是讓我先給他們5萬元,我就沒出書。因為報社欠我很多工資,我是想出書掙錢,而沒有錢給出版社。
去年一個公安廳的廳長,就用「平安」兩個字,寫了一本書,就出版了,其實是因為他有錢給出版社,也因為他是公安廳廳長,能賣掉很多書,所以他和出版社都掙到了錢。
共產黨就是這樣毀滅中國文化的!中國現在就沒有文化了!
報號制度下,出現了很多亂象。
1999年第一季度,中國青年報體育部出《青年體育》增刊。那時候中青報全國發行量是50多萬份,北京地區印刷十幾萬份。體育部主任畢熙東騙藍月亮廣告公司,說4個版的增刊是全國發行,人家覺得值,就把錢打了過來。其實只是北京地區印刷的十幾萬份有這個增刊。
畢熙東接著想騙國家新聞出版署,以為只申請一個季度,以後就不必再申請了。但是國家新聞出版署規定每季度都要提前申請,第二季度沒申請,就不允許出版了。所以沒騙成。
中國青年報原來有一個《青年商旅報》,賠錢,後來就讓廣告部的傅成立包了出去。傅成立死前跟同鄉喝酒還特意吹噓了這件事——運作《青年商旅報》。估計現在還是承包的狀態。中國青年報就是這樣欺騙黨中央的!
1999年李克強的小兄弟李學謙當中國青年報總編輯,一方面搞全員解聘,全員競聘,無視法律;一方面和北京大學的的上市公司北大青鳥聯合,成立了「中青傳媒公司」。黨報變成了和企業的聯合體。這肯定不符合黨中央的要求。企業是要盈利的,黨報是為黨服務的,二者不可能是一致的,這就影響了黨中央的戰略。這件事頂多是團中央批准了,黨中央宣傳部絕對不會批准。所以也導致中國青年報元氣大傷,好幾年之後才把北大青鳥請了出去。北大青鳥也賠了錢,這又坑了股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上市公司都是這樣的經歷賠了錢,坑了股民。
黨報下面隱藏了多少罪惡!我來到美國,才能讓世人包括中國共產黨黨中央知道這些事情,習近平應該感謝我,好好收拾一下那些拿了共產黨的錢,還想再撈錢的黨報領導,團中央領導。
2000年8月之後,中國青年報的子報《青年體育報》主編畢熙東把12個版面中的8個包給了董路為首的草臺班子。每期報紙中國青年報給董路2萬元,包括了稿費和編輯費。這種情況持續了兩年。2002年韓日世界盃,畢熙東請來了反革命,化名趙牧的前人民日報體育部記者張舒當編輯部主任,才結束了承包的狀態,改為每月給董路開一萬元工資,作為特殊人才。承包出去報紙版面是黨中央和國家新聞出版署絕對禁止的。
中國青年報前社會週刊主編楊浪90年代在愚人節那天出了一期假新聞,比如博士可以生二胎,前門樓子要賣,美國NBA球星喬丹愛看中國青年報社會週刊,怕簽大樣的副總編輯陳小川不同意,就等陳小川下了班,把大樣塞進陳小川的辦公室門縫。陳小川忙著去會女人,沒簽大樣就敢下班,結果報紙出去後受到上級批評,楊浪被勒令調走。楊浪後來就專門承包再轉包報紙,就成了大款。
董路這樣的人就拉著幾個學歷不行,文化不行,但是喜歡足球的人滿處給人編報紙,還成了畢熙東和中國青年報的香餑餑。因為另一家報紙也想要董路,沒成功,就把《青年體育報》把臺灣男排當成國家隊的消息(《邸安和青睞四國賽》)舉報到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畢熙東和陳小川只好去做檢查。
黨報本來是為黨服務的,但是黨報的領導還想再撈點錢,所以就出現了這些亂象。(之二,未完待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