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飛到美國生下的中國娃 如今怎樣了?(圖)


赴美生子產生不少「錨孩子」,他們當中有的正遭遇著不為人所知的身份危機與心理問題。(示意圖/非本文圖片/圖片來源:WANG ZHA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4月7日訊】幾年前,「赴美生子」曾風靡中國。不少中國準媽媽想盡辦法,千山萬水來到美國,就是為了生下一個有美國國籍的寶寶。好不容易誕下美國寶寶後,因為父母都是非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者,無法在美國長期居住,於是中國父母們又千山萬水的,把剛出生不久的美國寶寶帶回中國,就讀雙語學校或是唯有外籍學生才能入讀的國際學校,為日後漂洋過海回美國再做準備。英文中把這些孩子稱為anchor baby(錨孩子),指的是他們的父母猶如在海上飄搖的小船,只有將「錨」拋下才能平穩靠岸,在海外停泊。

在歷經千辛萬苦赴美生子的中國父母眼中,這些「錨孩子」比中國孩子有著身份優越感,然而,在孩子眼裡,卻是另一種境況。他們當中有的正遭遇著不為人所知的身份危機與心理問題。

例如,孩子們會問父母:「媽媽,你說我是美國公民,可我為什麼不會說美國話?」、「你們是中國人,為什麼我卻是美國人?」

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教育心理諮詢師李威,接觸回到中國成長的「錨孩子」及其他在國際學校上學的孩子已有幾百例,他說許多「錨孩子」都在經歷不同程度的語言障礙與學習障礙。

李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講述了他所接觸到的「錨孩子」個案,以及他對此事的看法:

「錨孩子」的語言障礙

李威表示,許多「錨孩子」的父母,在美國生完孩子幾個月後便舉家回到中國,但他們仍希望孩子對自己的認知是美國公民。

有些家長帶著孩子在與李威見面時,執意要求李直接用英語與孩子溝通,說孩子是美國人,但李試了兩分鐘,孩子卻一句話也沒有聽懂。

「錨孩子們」被被動引導到另一個身份之中,這會引起他們的身份危機,繼而影響他們學習,甚至引發更嚴重的焦慮性的疾病。

「錨孩子」到了三到七歲時,會經歷語言性的障礙——與周圍母語是英語的孩子相比,他/她會覺得自己的英文還不夠好。

「錨孩子」的身份認同障礙

他們還會問父母:媽媽,我到底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為什麼William知道西班牙在哪裡,我不知道?為什麼普通白人小孩這方面做得好,而我卻不好?

當孩子們反覆問同一個問題,它已經成為一個「信號」,說明他們在這個問題上非常得不自信。如果父母不加以注意,很多時候它會演變成一種焦慮,孩子們不願再去做任何與之相關的事情,也不願再去關注。

語言和身份認同雙重障礙交織

還有很多「錨孩子」不願意說英文,他們會問父母,媽媽,我已經會說中文了,為什麼還要說英文?媽媽說因為你是美國公民。他又問,媽媽你說我是美國人,那我為什麼不會說美國話?為什麼你是中國人,而我卻是美國人?

家長們藏著掖著,回答不了問題,久而久之會對家長的權威性造成損害。一些家長還不正面回答,就告訴孩子你不用管,以後你就知道了。

李威表示,在他的接觸中,由身份認知引起的學習困難或學習障礙,繼而引發焦慮、抑鬱、自殺傾向等心理問題,國際學校學生的比率要高於公立學校。因為他們的學習障礙並非以本國語言為基礎,而且在一個國際化、多元化的環境中,他們能夠找到可以訴說的同類也更少。

父母期望值過高 造成「錨孩子們」的心理問題與壓力

在低齡階段,孩子們最大的壓力並非來自同輩壓力(peer pressure),而是來自家庭壓力。

李威表示,在他諮詢的個案中,除去小朋友自身的生理性的問題以外,「錨孩子們」70%至75%的心理問題與壓力,都是由於父母與祖父母的焦慮引起的。

不少國際學校的家長對孩子有非常高的期望:騎馬、射箭、摔角……他們把孩子們課餘之外的活動安排得滿滿噹噹,使他們處在一種極端的、過度的活躍狀態(hyper activity)之下。然而,孩子們做得越多,對一件事情的專注度反而越少。

本來,他們可以讀一小時的書,但是在游泳擊劍等一系列的其他活動後,他們可能就讀不進一小時的書,對自身興趣的損害會特別大,自主學習的自驅力也會下降。

這種不切實際的揠苗助長,有時還會造成注意力缺陷與多動障礙(Attention deficit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俗稱多動症)。

孩子不喜歡滑冰,卻被逼著去滑,他的注意力無法集中,肢體卻很協調。那是因為他的頭腦已經妥協於他的肢體,他都沒有在聽,但他的身體卻可以這樣去做——這就是ADHD的一種被動表現。

李認為,只要符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我看國外這樣說」、「我朋友這麼說」、「我鄰居這樣說」——你管他們那麼多,自己的孩子經歷的才是最重要的。

把自己放到別人的情況下對比,一般都是錯的。因為你不在別人的大環境下,沒有這個假設,你卻要把自己代入到別人的結果。

李威還說,在找他做心理諮詢的個案當中,十個家庭中有九位媽媽都是全職媽媽。我很少看到爸爸的身影。這些媽媽的情緒表達有時非常否定。她的生活重點就是小朋友。

「你為什麼那麼內向?你看你媽媽那麼會說話,爸爸那麼成功,你為什麼是這樣的?」

「我沒有去工作,奉獻了我的青春。你為什麼還這麼對我?」

具體案例

李威還講述了一個他曾接觸過「錨孩子」的案例。

父親是金融機構的高管,母親是全職媽媽。孩子就讀國際學校。他在家裡什麼話也不說,也不想去學校。媽媽一直說他是自閉症,說「我的人生為了你而活,為什麼還這樣對我。」

父母溝通的問題,已經直接影響到孩子對自己身份的認知。有一段時間孩子還鬧自殺。

經過瞭解,李威發現,小朋友的問題其實很簡單:他在班裡受到排斥和欺負,每天就想著如何報復同學,與他們對著幹。他的學習耽誤了,受到老師批評,家長又發了火。

李威還講述了自己是如何發現了孩子的問題?

他說其實很簡單:那天李問那個小孩子,「你在學校不開心嗎?」孩子說不開心。李再問:「怎麼了?」就這樣,一句話就把真正的原因打開了。

李認為,許多「錨孩子」及在國際或雙語學校就讀的華人小朋友,他們的很多認知建立在英文基礎之上,學習焦慮也與英語語言學習有關。很多家長會專項培養孩子的英文水平,卻意識不到孩子缺失的具體能力在哪。

李建議,父母都應該更多地陪伴孩子、啟發孩子,而不是自上而下地「教育」、「命令」他們。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應看作是成年人之間的溝通。要讓他們學會做選擇,也要教會他們如何選擇,並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