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是條龍 向誰誰家窮」啥意思?(圖)


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啥意思?(圖片來源:Adobestock)

從古至今,許多為人父母早已發現,若對孩子過度溺愛,只會導致孩子長大後一事無成。因為小孩是最好玩的,父母從小不加以管教鞭策的話,那麼只會越來越怠惰,做任何事都會缺乏毅力。

畢竟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父母再如何幫忙,終究只能陪伴一時,無法一生都陪伴左右。所以安逸慣了的小孩,等到父母雙鬢已斑白的時候,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傍身,那麼就容易被貧窮所困。所以父母如果真的疼愛孩子,就要替他謀劃人生的未來,而不是事事寵溺,看著孩子自生自滅。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俗語,就是跟教育有關:「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究竟以前的人為甚麼要這樣說,其中又包含怎樣的智慧呢?

●老人是條龍 向誰誰家窮

這句話的意思並不難理解,在中國人心中,龍代表著權威,也就是說長輩在子女面前有著絕對的權威。至於後半句,可能有些人就搞不懂了,為何長輩越偏向誰,誰家就更窮呢?

唐朝著名的大詩人杜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杜甫的父親從小就對他十分寵溺。以致杜甫在年少時,都不需要為生活操心,就連科舉落第後要雲遊四方,他父親都是很乾脆的給他盤纏。這也令杜甫在中年以前的人生,根本就是個浪跡天涯的富家公子。

等到杜甫到了中年,終於打算靠一技之長謀生的時候,才發現世事多艱,難順己意。花了數年的功夫,好不容易才謀得一個九品小吏的職位,而他的小兒子在當時早已窮困餓死。

因此不管是父母或是其他長輩,在對待孩子時,不能事事只想著順著孩子的心意來。因為孩子缺少閱歷,不知道世間冷暖、人間疾苦,所以無法明白刻苦努力的重要性。每年考研教室裡埋頭苦讀的人,之所以能堅持下來,就是因為他知道想要更好的生活,必須付出足夠的汗水。

在以前,因為人們生的小孩比較多,有時難免會照顧不周,甚至有差別待遇。有時若太過明顯,也會引起孩子間的嫉妒心,彼此產生心結。要知道家庭和睦是興旺的前提,如果總是爭吵不休,就是想追求生活小康都是很難辦到的事情。

所以受到長輩偏袒的孩子,容易在成長過程中養成有恃無恐的個性,兄弟姐妹間的關係自然難以和睦。甚至有時父母在管教孩子時,家裡的爺爺奶奶因為疼愛孫子,也會阻止父母的管教,這對孩子來說,都不是甚麼好事。

看來古人在這方面早已有很深的體會,所以才會留下這樣的俗語。尤其在今日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被迫實行一胎化的結果,當前的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所以溺愛的情況更加明顯,這也造成中國社會四處可見的「巨嬰」,不但生活沒有甚麼自理能力,甚至在社會上缺乏競爭力,思想不夠成熟,動輒走極端。

對於這句俗語,你是否也有自己的心得體會?歡迎在底下留言,與讀者分享。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