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微博到臉書」揭中國對台統戰伎倆(圖)


近年來中國對台灣統戰手法變化多樣,特別是透過網絡平台加大宣傳洗腦。(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国2021年3月6日讯】(看中國記者明思綜合報導)中國對臺統戰不斷,根據臺灣民間研究團隊IORG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從微博到臉書」已經成為中國對臺統戰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外界呼籲,政府應盡快修法防堵漏洞,提升臺灣民主防衛的體質。

《大紀元》報導稱,專門調查中國對臺滲透統戰的臺灣民間研究團隊IORG,週五發布最新報告揭露,中國資訊操弄手法多元,不僅傳播假訊息,更透過多個臺灣知名粉專以混淆新聞來源等方式,影響民主社會。

IORG共同主持人游知澔表示,「微博到臉書是中國資訊入侵最重要的途徑」,包括臺灣新聞媒體、政論節目名嘴、LINE帳號、Facebook帳號、目標讀者為臺灣人的Facebook專頁、YouTube頻道。

他還發現,不少政論名嘴的言論客觀上有助於受操弄資訊的傳播,還可分為「來源操弄」、「內容操弄」、「推論誤導」三種。

《沃草》報導稱,IORG研究主任嚴婉玲指出,「中共統戰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模型,就是透過文化和經濟的因素,試圖改變民主國家的政治選擇結果。」

在經濟方面,中資冒充港資、竊取高科技商業機密,是中國這幾年最常使用的手段,尤其是最近的禁止臺灣鳳梨進口,就是標準的「養、套、殺」作法。

在對臺灣青年的統戰方面,嚴婉玲分析中國目前的做法,主要是提供創業、就業,或是就職優惠。過去最常見的學生帶團參訪,近來中國也推出創業基地、創業競賽。「惠臺31項」也明確提供了幾項跟青年優惠相關的措施。

不過嚴婉玲也表示,大多臺灣年輕人對臺灣認同感比較明確,不完全受統戰影響,但研究也發現,某些年輕臺幹,到中國工作久了之後,也能認同中國的政策宣傳。「時間的長短」成為影響關鍵。

在民間信仰方面,嚴婉玲指出,不論學者分析或訪談結果,都明確顯示中國積極試圖用宗教做統戰,企圖接觸臺灣基層社會,進而影響選情。

例如2016年臺灣大選時,鎮瀾宮曾舉辦一次兩岸交流聚會,出席的中國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就明確和大甲區的里長們說,希望他們「可以把票投給對兩岸情勢比較有幫助的候選人。」

該團隊訪談多位在地里長發現,村里長與大陸交流十分頻繁,因他們需要做里民服務,所以中國提供他們低廉、優惠的旅遊套裝行程,正好成爲里長的里民服務內容。

ORG研究報告也指出,許多村里長以「基層無法影響大局」作為自我說服的理由,抱持「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的想法,認為多瞭解中國也沒什麼不好。

而這也顯示中國針對村里長群體的人際滲透,使人放鬆警戒,改變對中國的觀感。

嚴婉玲說,這種滲透過程也發生在宗教交流中。當宮廟的總幹事拿著中國的優惠行程,帶著信眾去交流時,他們也會認為:「我這是在服務信眾、促進交流,不是為了我自己的經濟利益。」

無黨籍立委林昶佐表示,臺灣與其他國家都一樣,近幾年來不斷針對極權國家的滲透,進行制度修訂,包括先前完成立法的《國安五法》。

但他認為,這些立法無法做事前預防,應繼續修訂「境外勢力影響透明法」,讓可疑行為必須事前登記,才能真正有效阻絕中國的滲透行為。

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4日回應表示,政府會密切關注中共對臺灣進行的各種統戰宣傳,如果有涉及違法情事,將依法處理。他呼籲民眾不要配合中共的統戰宣傳,或附和中共對臺的政治立場,以免觸法。

本文留言

作者明思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