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豬瘟驚現4種變異病毒株 傳播強、診斷難(圖)


中國至少已有4種非洲豬瘟的變異病毒株。示意圖。(圖片來源: Scott Olson/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2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近期中國除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外,非洲豬瘟疫情也再次面臨挑戰。根據中國官方最新研究顯示,2020年中國部分省份出現低致死率的「非洲豬瘟基因II型自然變異流行株」。該變異流行株有很強的傳播能力,且早期診斷難度很大。

新華社報導,全球非洲豬瘟病毒已鑑定出至少24種基因型,亞洲主要流行的是「基因II型」。截至目前,非洲豬瘟尚無商品化疫苗或有效治療方法,早期診斷及感染豬群撲殺是防控主要策略。

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的最新研究顯示,中國農科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實驗室在2018年鑑定出中國首例非洲豬瘟病毒後,在2020年6月至12月進行系統性的非洲豬瘟病毒流行病監測工作,共分離出22株基因II型非洲豬瘟流行毒株。其中至少存在4種以上的低致死率基因II型自然變異株,雖然致病力較典型強毒株明顯降低,但仍呈現明顯的殘留毒力,且具有很強的傳播能力。

研究人員提醒,這些變異株臨床表現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早期診斷難度加大,為中國非洲豬瘟防控帶來全新挑戰,必須加以高度重視,盡快制定和採取應對策略。

以上研究已於2月26日刊登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題為〈Emergence and prevalence of naturally occurring lower virulent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es in domestic pigs in China in 2020〉。

根據路透社1月報導,中國四大豬肉生產商之一「新希望六合」公司旗下數個農場中有超過1000多頭母豬及增肥的豬感染新的非洲豬瘟,新希望六合發現的2種新型非洲豬瘟病毒株基因正好與先前中國實驗室研發的失敗疫苗一樣,因此專家們紛紛指出施打非法疫苗是最可能的肇因。

非洲豬瘟病毒(ASFV)是一類古老的病毒,早於1921年在非洲肯尼亞首次發現,至今有約100年的歷史。 2018年8月非洲豬瘟在中國大陸爆發,成為亞洲首個出現非洲豬瘟的國家,受影響地區北起遼寧省瀋陽市,南到江蘇省連雲港市、浙江省溫州市、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到2019年8月底,中國的生豬存欄量下降約40%,同時中國經濟也遭到重創,出現歷年少見的通貨膨脹,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一度超過4%,豬肉等民生物資也出現暴漲情況。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院長、世界畜產學會副主席李德發曾推算,非洲豬瘟造成的直接損失達1兆元人民幣。當時官方認為,非洲豬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雖然它不死人,但是造成的經濟損失、對國計民生的衝擊、產生的政治經濟社會影響不亞於一場戰爭」。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