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打壓?中大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被重組(圖)


中大重組將於明年中國研究服務中心,被外界質疑為政治打壓。圖為中大校園內的中國研究服務中心。(圖片來源:Wpcpey/Wikipedia/CC BY 4.0)

【看中國2020年12月25日訊】據自由亞洲獨家消息,成立於1963年,在全球學術界知名的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下文簡稱「中心」)將於2021年重組。中心收錄大量中國近代史資料,對於世界學者了解中國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時值香港政局動蕩,外界質疑重組實為國安法後的又一輪政治打壓。據中心內部人士透露,中心外籍主任李磊(Pierre F. Landry)在重組消息公佈後提出請辭。內部人士分析重組原因或因中心一直被親共人士指控「勾結外國勢力」、「間諜中心」有關。

自由亞洲獲得一份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的內部通訊,指中心2021年將展開重組計劃,結合「嶄新數碼科技整合和善用資源」,中心的館藏將交由大學圖書館管理,中心學術活動會在中國研究所繼續舉行,又指「形貌改變了,但基因不變」,而現時在中大的人事聘任,亦不會受到影響。中心重組再造工程將由「千人計劃」特聘專家、中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志裕負責。

中心被誣告「勾結外國勢力」

消息公佈後引發多方揣測。中心內部的知情人士透露,雖然中大宣稱重組是為完善中心服務,並加強中國研究,但他認為在現時香港政局動蕩,突提重組實為「不智」,「要改組都不應是這時候」,又指中心最近都收到不少來信要求中大「不要在這時候做這樣的動作」。

知情人士又透露,李磊疑在獲悉重組消息後,向中心請辭,不少同事認為目前重組實情仍未明朗,李的辭職太「衝動」。現時他仍與校方聯絡,要求詳細交代。

至於是次重組的原因,知情人士分析,與中心一直被親政府人士誣告「勾結外國勢力」、「間諜中心」有關,此前「佔中三子」之一的陳健民在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也曾任中心主任,故要重整中心。

重組後中心學術獨立性成疑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中大教職員指,在過去數十年間,中心是世界各地對中國研究的重要資料庫和學術交流中心,活躍於世界學術界,促進國內外學者了解中國。他擔心重組後,中心會失去原有的獨立性,自由學術活動會必然遭到摯肘。他感嘆,早前中心創始人之一的傅高義(Ezra F. Vogel)離世,加之中心突然重組,「好似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他指中心的館藏將交由圖書館管理,擔心圖書館有獨立的管理方式,如限制入場人士,部分珍貴館藏要閉架管理,相對於中心開放給各類人士自由參閱,無疑在獲得資料上多了一重難度。

金鐘:重組或與港政局有關

《開放雜誌》總編輯金鐘早於80年代已認識該中心,他表示對重組和中心主任李磊的請辭感到意外,認為重組或與現時香港政局有關,加之此前陳健民曾任職中心主任,分析可能有人認為在國安法後要整頓該中心。

金鐘指,國安法後,很多民主派人士都被秋後算帳,不少學生領袖和黎智英皆被起訴;又指對北京如此對付中文大學的一個研究中心,做法非常不明智,「最近幾年來的學生運動和民主運動、佔中運動和反送中運動,中心都是不介入」。

他感嘆,中心是一個純學術研究的機構,處事「非常謹慎」,從不介入政治事件,在邀請學者演說時亦不會觸及高度敏感政治人物,不解如今中心竟受此威脅。

中心收錄豐富中國近代史資料

據中心網站介紹,中心成立於1963年,當年西方研究中國的學者於香港設立了大學服務中心,目的為海外來港從事中國研究的學者提供服務,在中國開放前,中心成西方世界研究中國的大本營。據80年代初的統計,約有200多本有關中國大陸研究的學術著作,均於該中心完成。中心為促進國際社會了解中國大陸,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1988年該中心加入香港中文大學,1993年更名為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目前中心是擁有當代中國國情研究最齊全的圖書館,而且使用之方便,被海內外學者稱道。中心收藏包括五十年代初至今的省級及全國性報紙、期刊、及學術機構、大陸政府出版的部份報刊,包括電子和印刷版。中心還擁有完整的全國、省、市級綜合及專類年鑒、統計資料,省、市、縣、鄉鎮級地方志,包括縣一級的土地、糧食、財稅、教育、水利等專門志,以及中、英文中國研究專著八萬多冊,尤多地區研究資料等。此外,中心還收集紀錄片、未出版的個人回憶錄等民間歷史資料。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