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粵閩試行「網絡身份證」中國人將來上網恐都難(圖)

 2020-12-01 06:4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監控 身份證
武肺疫情肆虐下,政府以防疫為名推出一系列監控措施。(圖片來源:看中國/龐大衛)

【看中国2020年12月1日讯】中國大陸許多服務都要實名登記,除了手續麻煩,也往往帶來個資外洩的風險。近期公安部推出新技術,透過驗證申請者生物特徵,發出可信憑證,宣稱既方便在線身份驗證,又可杜絕隱私遭第三方掌握。但這套由公安部研發的系統卻引起爭議,有人擔心,有了「網絡身份證」,以後甚至上網都要當局批准。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網絡身份證」系統由中國公安部屬下的研究所研發。要取得網證,申請人要向公安提供人臉、指紋及身份證晶片等生物與個人資料,公安部核實後會發出可信憑證。網民開通或使用APP等各種網上服務時,可以使用網證代替輸入身份信息進行認證。

根據官方說法,「網證」綁定了申請者的生物特徵及身份證,並有多重密碼,極難被偽冒,即使遺失手機也要人臉辨識。

但有網民擔心,「網絡身份證」會變成「數碼良民證」。官方可根據某人的言行審核上網資格。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也指出,有了「網絡身份證」,駕照、辦理結婚等都可以在網上辦。但「問題是,民眾在進行商業活動時能否有別的選擇?」

據知,公安部已在廣東和福建開展「網絡身份證」試點。清華大學政治系原講師吳強認為,這並非偶然。

「今年公安部所謂重點打擊電訊犯罪,以打擊犯罪高發區為由,侵犯所有人通訊自由作為代價,很像疫症期間的管理模式,譬如說,天津上海一個人受到感染就全城實行封城。」吳強說,以網警為中心的公安系統不斷膨脹,相信中共官方限制公民瀏覽互聯網的情況會日益全國化、常態化、制度化。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作戰資訊安全研究所所長曾怡碩也認為,有關技術涉及收集公民生物特徵,存在倫理爭議。最大問題是,網證將所有資料集中到一個認證機構。

據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在近日舉行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介紹,網證的使用範圍將持續增加,在包括線下購票、醫院掛號、銀行開戶、網吧上網、酒店入駐、物流寄遞、樓宇進出等要求實名制的場所將得到普及。

責任編輯: 天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