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不斷加劇 中澳關係為何斷崖式下滑?(圖)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圖片來源:Tracey Nearmy/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11月27日訊】今年早些時候,從中國武漢傳出的新冠病毒蔓延至全球,澳大利亞是最早呼籲對病毒來源進行正式調查的國家之一。
這遭到了北京的憤怒回應並開啟了中澳關係今年的斷崖式下滑。近幾個月來,中國以貿易關稅敲打澳大利亞,指責澳大利亞的「錯誤言行」是造成「當前中澳關係困難局面的根本原因」。
就在上週,中國外交官向澳大利亞媒體發放了一份清單,列舉了14項北京對堪培拉的不滿,包括在臺灣、香港等事務上挑戰中國、限制中國的投資和華為參與5G網路建設、散播有關中國應對新冠病毒的「虛假信息」等。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Scott Morrison)隨後回應稱,他已經看到了這份文件,但表示澳大利亞不會出賣其價值觀,也不會對脅迫做出回應。
他說:「我們將根據我們的國家利益制定我們自己的法律和規則。而不是聽命於任何其他國家,無論是美國、中國還是其他任何人。」
許多觀察家對中國的這種外交方式感到驚訝。他們認為,這反映出中國對來自澳大利亞媒體和智庫的批評都不能容忍,更不用說政府了。
悉尼大學教授巴伯恩斯(Salvatore Babones)告訴美國之音:「中國似乎希望澳大利亞不僅要改變自己的對華行為,而且要讓自己的公民也保持一致。」
他還指出:「這就像軍國主義國家在入侵前向其受害者提出的最後通牒。坦率地說,這是令人震驚的,如果它來自中國以外的任何國家,要麼會受到譴責,要麼會受到嘲笑。」
斷崖式下滑
澳中之間的不信任已經醞釀多年,隨著北京頻繁使用「戰狼外交」,利用經濟和外交手段脅迫堪培拉並干預其內政,兩國關係進一步走向低谷。
「清單上的幾項內容實際上是堪培拉為保護澳大利亞利益不得不採取的防禦性措施,」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澳中關係研究院院長羅震(James Laurenceson)告訴美國之音。「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已經發生了改變。堪培拉不能無視這一現實。」
2017年是兩國關係的一個拐點,當時澳大利亞安全情報組織警告,中國愈加大膽的試圖影響堪培拉的決策。中國商人向當地政客的捐款也被曝光。
當年年底,澳大利亞通過旨在遏制外國干預的法律。北京則以停止外交訪問作為回應。
2018年,澳大利亞以國家安全為由,成為首個公開禁止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參與其5G網路建設的國家。自那以後,兩國摩擦不斷,但仍基本保持了在貿易經濟上的往來。
然而,今年年初莫裡森帶頭呼籲調查新冠病毒來源觸怒了中國政府。4月底,中國駐澳大使程敬業威脅說,中國可能會抵制澳大利亞的產品。隨後,北京對澳大利亞的主要出口商品大麥、牛肉、葡萄酒、棉花和煤炭採取了貿易行動。
爭端還蔓延到其他領域,兩國都警告本國公民警惕前往對方國家。中國表示,由於因新冠疫情引發的種族主義事件,提醒學生和遊客不要前往澳大利亞。
中國還在9月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拘留了澳大利亞華裔、中國環球電視網主播成蕾。隨後,最後兩名在華澳大利亞記者在外交人員的建議下緊急回國。
澳大利亞人對中國的整體看法也出現了明顯的惡化。在2020年皮尤全球態度調查中,81%的澳大利亞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面看法,高於2019年的57%,以及2017年的32%。
每當受到中國懲罰或威脅,澳大利亞國內要求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政策的呼聲就越來越高。
莫裡森政府不時用強硬的措辭回應中國的挑釁,兩國關係出現螺旋式下降的惡化趨勢。
莫裡森公開批評中國對香港實施《國安法》,並暫停了與香港之間的引渡協議。此外,堪培拉還積極與該地區其他大國,尤其是印度和日本合作,並加強與美國的關係。
中國對澳大利亞的最新立場和回應感到憤怒。北京認為,堪培拉在地緣政治競爭中已經徹底成為美國領頭髮起遏制中國崛起行動的「馬前卒」。
底線在哪裡?
外界紛紛揣測,中國和澳大利亞關係將惡化到何種程度,這加劇了目前的緊張情緒。
一種分析認為,澳中的經濟紐帶仍然強大,這種關係將平衡緊張的政治關係,推動兩國關係以不穩定的方式向前發展。
實際上,儘管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國,但澳中經濟有很強的的互補性。中國尚未瞄準從澳大利亞進口最多的大宗商品-鐵礦石,因為北京在這方面的選擇有限,切斷鐵礦石進口將影響中國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這對恢復受新冠病毒影響的中國經濟至關重要。
羅震表示,中國的貿易脅迫可能會適得其反,「北京的首選應該是避免長期衝突。利用貿易來懲罰澳大利亞也會傷害中國企業和家庭,同時會損害中國在全球的聲譽。」
但也有專家指出,兩國之間的爭議涉及不同的意識形態,在一個中國試圖崛起成為大國的全球化世界裡,中國將越來越咄咄逼人,迫使他國按中國規則行事。
巴伯恩斯說:「澳大利亞與中國的問題與其實際的外交政策關係不大,而是關於澳大利亞試圖遏制中國對澳大利亞政治和社會的深度滲透。」
在試圖修補雙邊關係的新嘗試中,莫裡森週二在對英國智庫「政策交流」的演講中表示,澳中存在「不可否認的緊張關係」,其中許多是基於「一些誤解」。
他說:「從澳大利亞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最終結果不是遏制,而是愉快共處,尊重彼此的主權和制度。」
然而,中國似乎暗示澳大利亞做出具體行動改變。中國外交部週二表示,「我們希望澳方在對華關係問題上獨立做出客觀理性、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