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一時風平浪靜 退一步海闊天空(圖)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體現了處事的智慧和為人的涵養,生活中,我們如能互相謙讓,相互包容,自然就能避免衝突,達到和諧的相處。

寬容忍讓 「負荊請罪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藺相如因澠池之會被拜為上卿,廉頗忿忿不平,說道:「我身為趙國將軍,有著攻城,野戰獲勝之大功,而藺相如則只是以伶牙俐齒出眾,居然位居於我之上。而且藺相如出身卑賤,要我位居其下,對我而言實在是極大羞辱。」於是廉頗便對外宣稱,如果他看到藺相如,必定對其大加羞辱。

藺相如在得知此事後,不與廉頗會面。在早朝時,經常稱病不去。有一次,藺相如出門時,在遠處望見廉頗,即時改變行車方向,以躲避他。但這個舉動使得門客感到羞恥,質疑藺相如膽小怕事。藺相如說:「大家認為廉將軍可否與秦王相比?」眾人回答:「不可」。

藺相如再說:「即使以秦王之淫威,我也敢在大殿上對其叱喝,並羞辱秦國群臣。我雖然不是甚麼勇者,但怎麼可能怕廉將軍?其實我只是顧念趙國之社稷,因為強秦之所以不敢攻打趙國,是因為有我們兩個人在。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如果我公然跟廉將軍鬧翻,秦國必定趁機出兵攻趙,趙國就危險了。我之所以如此躲避廉將軍,實在是因為國家大事遠較個人恩怨為重。」

廉頗在得知此事後,心生慚愧,即時袒露背部,並背負荊棘至藺相如門前謝罪。廉頗說道:「我實在是鄙賤的人,竟然不知丞相如此寬宏大量,因而來此謝罪。」而藺相如亦接受了其道歉,「將相和」因此成為一段千古美談。

互相退讓 「六尺巷道」

清代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世居桐城,其府邸與吳宅為鄰。有一屬張家隙地,向來作為過往通道,後吳氏建房子想要越屆占用,張家不服,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顯貴望族,縣官左右為難,遲遲不能判決。

張家人見有理難爭,逐馳書京都,向張英告知此事。張英閱罷,認為此事簡單,便提筆沾墨,在家書上批詩四句: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家得詩,深感愧疚,毫不遲疑地讓出三尺地基,吳家見狀,也深受感動,於是也效仿張家向後退讓三尺。於是兩家的院牆之間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名為「六尺巷」,兩家禮讓之舉也成為佳話,流傳至今。

結語

寬容是人生中最好的修養,與人陷入爭執時,懂得包容與退讓,是一種智慧的風範。一來,減少不必要的口舌之爭,得到心境的清明;二來,展現出胸襟和修養,別人會對你更加敬佩與信任。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