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方法錯誤 價值觀易偏差(圖)
學習方法錯誤,價值觀易偏差。(圖片來源:Adobestock)
「為了考試,暫停生活?」小心!錯誤的學習方法,可能導致價值觀的偏差
在考試前停止一切活動,可能讓孩子養成不管責任所在、任意要求他人支援配合的自我中心,同時以為凡事都能用短跑衝刺來應付。
請人「包裝」申請學校的送審資料,不只會造成誤判,立孩子於尷尬之地,也是一種以善意強迫孩子作偽的教育,有失成人的責任。
考試也是生活的一環,不該被視為例外而停擺一切
我經常聽到家長們為了孩子要月考而寸步不離地陪伴或監督,甚至全家總動員為孩子複習功課。孩子們平常活動太多,考試那一週的全面警備,更突顯了前後生活的步調都脫離了應有的穩定。
家長為了孩子考試所做的生活調整,也許自己並未覺察到其中的不妥,如果小學就要為了月考停止所有的活動,國、高中又該怎麼辦?
也難怪我們身邊有些孩子從醫學院畢業後,為了考執照需要整整休息一年來準備,不但什麼事都不能做,全家還要無微不至、從早餐到宵夜,照顧著這些家中的寶貝,這是我們這一代未曾聽聞的生活。
我自己在聯考前一晚還是一樣在飯後幫母親洗碗,我的女兒也一樣在各種考試前正常生活,但這並不代表我們沒有盡全力準備測驗。
所以,我想起洪蘭老師在〈起居有時,養成正確的生活價值觀〉這篇文章中曾提到的一段:
在我考大學時,父親告訴我:「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親暱生狎侮。)大腦不喜歡一直讀同樣的東西,同樣的事情經歷久了會生厭也會疲勞,不是只有身體。
他特別跟我母親商量,凡是要考聯考的孩子,家事雖不能不做,但可以挑項目。所以他叫我挑掃院子、擦地板、擦榻榻米這種可以分段做的工作,沒有聯考壓力的孩子則分配到洗碗、洗米這種有時間性的工作。
父親這個建議真的很好,我國文讀一讀,站起來去掃院子,回去換歷史讀一讀;覺得累了,又站起來擦地板,再換英文讀一讀。每換一門科目時,就用冷水洗一次臉,在沒有提神劑的幫忙下,我果然考上了第一志願。
我很想勸父母親不要用功利的態度來面對考試,是因為看到了不好的結果。孩子不只因此以為考試前要停止一切,更以為凡事都能用短跑衝刺來應付。但是,小學生如果在考前緊密複習,他所倚賴的是否只是「強記」,這對學習來說是好的方法嗎?
此外,孩子在學生階段所面對的考試,成年後就轉型成責任重大的工作或是特別困難的問題,在多數的情境中,我們都不能停止生活的其他事務只面對一種狀況,所以,這種教育是否應從兒童時代就開始,以連接未來現實所需要的習慣?
我在老師的文字中,看到老師的父母親有兩點很值得大家學習的觀念,一是對於「不能」的堅持,另一是對於「可以」的慈愛。
父母因為要進行對孩子的「責任教育」,必須不短視近利、清楚地辨別哪些是「不能不做的事」;但父母也都疼愛孩子,對於身處壓力的孩子,也要提供不影響責任而「可以」通融的選擇,並為孩子說明其中的優點。
除了月考要全面戒備的家庭,我也遇過段考就要請假複習的國、高中生。考試的規模越大,請假時間就越長,以致後來也就會有要暫停一年考執照的醫學生了。
我覺得,「全心全意」雖然是很好的心態,但這種狀況指的是自己的專注度,而非不管責任所在、或任意要求他人支援配合的自我中心。
申請學校的準備,是孩子應該自我負責所完成的任務
關於考試的另一個問題,這幾年台灣執行多元入學方案之後,有些家長開始請他們認為的專業人士幫忙孩子「包裝」要送審的各項資料。
因為我的兩個孩子都是在新加坡美國學校就學時申請大學的,我對相關的程序與準備工作還算清楚。記得在十一年級時,輔導升學的老師會和家長見一次面,那次的見面中有一個檔案是孩子截至談話日為止已經累積的送審資料,例如:之前的成績單、已經考過的必要測驗(PSAT或SAT)、修了哪些普通課程和進階課程,以及參與過哪些重要活動的記錄;然後親、師、生三方再針對接下來這一年還有哪些要準備的工作,逐一討論。
這場會面讓我覺得很有意義的是,我很瞭解任務的執行者是孩子自己,老師負責這一年的備詢指導,而家長是持續的關心者。
在往後的一年裡,孩子自己在課業與活動的正常進行中,同步準備申請大學所需的一切工作,承擔雙重的任務使她們在那段時間迅速成長。她們的人生中第一次要同時周到地管理好多事,而這些事都攸關著自己的未來。
申請學校要送交的散文,是慢慢從草稿一次次重寫而成的。這份工作在孩子做功課的間歇中成為另一種轉換的腦力激盪,有時候她們唸一段給我聽、問我一些想法,文章雖然謹慎地寫了又寫,但只給學校的老師看、並徵詢意見,絕不可能請專人來寫。
但如今我卻在台灣看到,有些父母覺得送交大學的文章非常重要,如果孩子寫不好,豈不誤了人生大事,所以他們希望讓專業公司來代勞。在我看來,這真是大錯特錯的一項決定。
我之所以非常反對這種作法的原因有二:
一是,我覺得孩子應該去一個與他實力相當的學校,父母若請他人包裝能力,反而會造成誤判,立孩子於尷尬之地。二是,這樣的代勞不只剝奪孩子為自己負責的權利,而且是一種以善意強迫孩子作偽的教育,有失成人的責任。
代辦真是文件這種不誠實的行徑,反而會害了孩子,他如果上了能力不足以因應的學校,學習起來會很痛苦,比甄試不上還更糟。因為他做假,老師會看不起他,他也看不起自己。
本文整理、節錄自洪蘭、蔡穎卿(Bubu)《從收穫問耕耘,腳踏實地談教育》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天下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