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借宿庵中的書生目睹住持的不凡身手(圖)


清末時代,有些尼姑庵中有些住持住頗有些來歷。(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清末時代,有些尼姑庵中有些住持頗有些來歷。當時有個書生便是因借宿庵中而親眼目睹了庵中住持所顯露的不凡身手

清朝年間,在海路還沒有開通以前,中原地區的行客往往要經過山東德州才能到達北京。當時杭州仁和縣有位姓丁的讀書人因為有事進京,所以帶了許多東西,為此一個人駕了兩匹馬而行。

他在途中發現有兩個人騎著馬總是跟在後面,心裏有點兒害怕。正在這時,他看到路左側有座茅庵,就下馬過去敲門。開門的是個尼姑,丁生請求在庵裡夜宿一晚,尼姑拒絕了丁生入內的要求。

丁生急忙說:「眼見天要黑了,又要下雨,前面沒有旅館。請師父行個方便,讓我住在大雄寳殿,給我一個蒲團坐到天明就行。我願意奉上十兩白銀,作為香火之資。」尼姑道:「敝寺有大師主持,我去通報一下,看她收不收你。」

不多會兒尼姑回來說,大師應允了。丁生連忙奉上白銀,尼姑急忙說不要。然後尼姑打掃了一下左側廂房,並奉上齋飯款待客人。丁生吃完後,尼姑忽又來傳大師的話說:「來客似乎挾帶貴重物品,半夜裡需要小心,以防盜賊打劫。」

丁生早已懷疑路上那兩個騎馬的人,就說:「我路上遇到兩個騎馬之人,看起來不像平常行客,不知大師所說是否指他們?」尼姑便去問大師。過了一會兒,尼姑來傳大師的話說:「強盜一般都騎著馬,客人所說雖然未必一定正確,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小心一些總歸為好。」

到了深夜,丁生滅燭睡下後,外面雨聲不絕。就在這時,丁生忽然聽到檐瓦之間有說話聲,有一人道:「幸好沒打中我。」另一人道:「打中了我的耳朵啦!」隨即寂然無聲。

次日清晨,尼姑來催促丁生出門,並說:「夜裡大師出來,趕走了兩個盜賊。大師讀佛經十年,萬緣已空,不願傷人性命,因此一劍擦著盜賊髮際而去,一劍射中耳朵,盜賊受了輕傷。此去十五里外有座寺廟,廟內有位駝背的行者,你就說大師要他與你同行,出了山東地界,就沒有盜賊了。」

丁生要求拜謝大師。他進了方丈,只見叢花盛開,竹帘垂到了花間,可以看到大師是位三十多歲的美麗婦人,想不到竟有如此精湛的技藝。

丁生離開茅庵十五里,果然找到了駝背行者。他把大師的諭示告訴了行者,行者就騎了一條毛驢伴他同行。他不挾帶兵刃,只帶了一個囊袋放在驢背上,囊中都是小刀。行者說自己能夠百發百中,是大師的徒弟。

丁生向他打聽大師的來歷蹤跡,行者卻笑而不答。就這樣一直出了山東地界,再也沒有遇見盜賊。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