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外患內憂之際,習近平南下廣東考察,卻提前返回北京。(圖片來源:大紀元合成)
【看中国2020年10月18日讯】中國面臨外患內憂之際,習近平南下廣東考察,參加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並發表講話。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習近平已提前返回北京。理由有三,一是15日中午約12點,官媒新華社突然刊文,為習的廣東之行作總結。二是,陪同習南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15日已抵達湖北武漢,出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開幕式。三是,有廣州維權人士表示,這次習南下,他12日被國保安排至梅州旅遊,15日被結束旅遊回廣州,間接證實了領導人已離開廣東。為什麼習近平會突然提前返回北京呢?
目前主要有兩種看法。一種看法是,習近平身體健康原因。14日,習在作報告時速度緩慢,還多次咳嗽和飲水。我認為三個因素導致了習的健康出問題。其一,南下視察,街頭作秀導致身體疲憊。習近平此行,曾在途中訪問汕頭、潮州等地,曾在街頭與群眾演員互動,身體受了風寒。其二,習車隊離開汕頭時安保出現漏洞,一名上訪女子衝向他的車隊遞送材料。由於事發突然,本來就膽小如鼠的習受了驚嚇。其三,「十一」長假後,青島出現疫情反覆使他臉上無光,心情抑鬱。當然,也有網友認為,習中了新冠病毒的招。第二種看法是,五中全會的原因。中國問題專家林和立分析認為,以往習近平南巡都有五至六天時間,但今次只有短短三天,明顯有所縮短。他相信,時間縮短可能與26日舉行的五中全會有關。毛澤東首次成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鄧小平退休江澤民接班、習近平成為接班人等都發生在五中全會上。林和立相信,今次南巡行程減少,相信他要回京處理五中全會。他認為今次五中全會的基調仍然會是鞏固自己的權力,確保自己能在2022年順利連任,成為「終生核心」,故不會出現繼任人或重大變動。就習近平提前返京,我提出一個不同的看法,那就是習近平因特區政策反映消極,以身體健康為由憤而返京。何以見得?各位且聽我道來。
我相信習近平南巡期間,會在不同場合與地方官員就特區政策進行交流,如接見現年82歲的深圳前市委書記厲有為等,廣東、深圳部分官員因長期生活在相對開放的地區,顧慮較少,說了一些真話,勸告習要繼續改革開放,不要走回頭路,使習內心很憤怒。話不投機,半句多,於是憤而返京。
今年是習8年前接任中共總書記以來第三次南巡視察。第一次南巡深圳等地是2012年12月,習在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總書記後不到一個月。12月7日至11日,首次南巡考察深圳等地,強調中共十八大發出的深化改革開放。習近平第二次南巡到深圳等地是在2018年10月,當時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10月22至25日,習近平來到廣東的深圳、珠海等地考察。
毛澤東和鄧小平一般會利用南巡向外界傳遞一些重要信號。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已經退休的鄧小平對深圳、珠海、廣州、上海等地巡視。其間,針對1989年「六四事件」後中國的經濟發展接近於停滯,經濟體制改革陷入停滯,甚至局部倒退,以及對外開放的舉步維艱。1月18日,鄧小平南巡在武昌對湖北省委書記關廣富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實踐證明只有改革開放才能救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黨的基本路線中,改革開放是主題、是主線。發展才是硬道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不能動搖,要管一百年。這兩年改革開放的話不硬了,旗幟不鮮明瞭!這不對,有右的東西影響我們,也有左的東西影響我們,但根深蒂固的還是左的東西。現在中國的實際情況,不發展或發展慢了都不行。而怎麼發展呢?辦法只有一條那就是改革開放,國家需要改革開放,人民需要改革開放,誰不改革開放誰下臺。要記住,書記大人,你也一樣,不改革開放就下臺!
習這次也不例外,會將自己強化黨對深圳特區領導的觀念與地方不同層級的幹部進行溝通,但發現他們仍行走在鄧小平改革開放道路上,對他的觀念反應冷淡。14日在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的大會一結束,深圳本地股下午大幅跳水,粵港澳概念板塊一片慘跌,深圳鹽田港股票更是跳水跌停。
還有一種可能性,是習看到了厲有為9月21日在香港文匯報發表的文章。厲有為的文章開篇即稱,「在深圳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提出路在何方的問題,彷彿有些不合時宜。但是,實事求是地講,這問題真的存在。」自中共十九大之後,中國國內「國進民退」愈演愈烈,私營經濟退場論甚囂塵上,國內經濟萎靡。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有三條路:第一條路是改革上層建築,來適應現實的已經變化了的經濟基礎;第二條路是改變現在的經濟基礎,往回走,來適應上層建築;第三條路是誰都不改變,維持現狀,實行雙軌制運行。我們現在正站在三叉路口。」厲有為在文章中連問13次「路在何方?」並9次重複「我們仍然站在十字路口」,以此展示出他對改革的擔憂:包括以「市場為主配置資源」,還是「以行政手段為主配置資源」;「承認不承認民營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經濟基礎」;「可不可以民有的私人財產和公共財產一樣,都神聖不可侵犯」等。厲有為還指出,在中美對抗下,有人稱美國等待中共在外部壓力下犯錯垮臺,但在強大外部壓力下,最容易犯的是左的錯誤。他從經濟角度談中國的前途,提出警告說,在民心不穩,中美衝突,尤其民企沒有安全感,生存陷於困境、公私合營的輿論再度興起的背景下,「左的錯誤」對中國發展危害性最大。厲有為的文章可能使習近平勃然大怒,並加重了病情,於是提前打道回府。
這是我個人的分析,事實是否如此,有待以後史料證實。現在我們談一個問題,為什麼習近平的黨治黨管特區政策不受待見呢?紐約城市大學夏明認為,中國現在的經濟政治處於非常危機之中,局勢並非中共吹噓和宣傳的那麼好。全球新冠疫情沒有讓中國的發展更好,反而是遭遇更大麻煩,因為中國的經濟非常依賴國際市場、國際資本以及各種外向型經濟。相對於過去40年的經濟發展,今天中國政府面臨最大的危機,比1980年、1992年以及2008年的危機都嚴重得多,因為所有的惡劣條件都彙集在一起,國內的各種危機,國際關係的惡化,全部都疊加在一起。此次,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習近平不僅沒有帶來重大的改革機遇,相反他強調的黨的領導將會窒息深圳特區的呼吸。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的謝田表示,深化市場經濟改革與加強中共領導本身就是一對矛盾。改革的目的就是放權。從農村改革的時候,允許農民種自己願意種的東西或市場需要的東西,而不是用統購統銷的方式來決定種什麼。城市改革的時候,讓那些民營企業家生產自己需要的東西,生產市場需要的東西。引進外資開放,引進外資技術投資,深圳做為特區的時候,實際上這一切都是在削弱共產黨對經濟控制,實際上就是一個資本主義。恰恰是社會主義走到了經濟崩潰的時候,用資本主義他們一直在反對在打擊在咒罵的另外一種社會形態,來挽救中國的社會主義。所謂改革開放就是讓資本主義回到中國。就是把以前被中共徹底摧毀的資本主義,不管是農民自發經濟,還是城市的資本主義,讓它回家。
我的看法是,習近平的政策沒有民心。為什麼中國人還懷念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呢?中國人的真實想法是什麼?我認為,他們的心理是共產黨的確不是個好東西,但換一個政黨未必好到哪裡去。只要共產黨沿著目前經濟發展的道路走,遲早會走向民主憲政,因為這些權貴資本家也需要司法公正,也需要公平正義啊。政治改革牽一髮動全身,要事緩多圓,急不得。當前中國的確問題很多,但不是每個人都運氣差,碰得上雷洋、聶樹斌那樣的災難。有沒有選舉權和言論自由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國不折騰,不要搞運動和階級鬥爭。中國沒有民主、自由、法治,但可以把孩子送出去,或許可以在西方國家生存,間接地也有了人權。中國老百姓的這些想法當然是不正確,充滿了自私、功利,但問題在於,歷經1949年後的政治運動,安居樂業不折騰就是老百姓的想法。中國人懷念鄧小平南巡,是因為他們是改革開放政策的受益者,也的確生活富裕了。他們不願去區分第一次或第二次改革開放的性質,他們只想平安地生活,即使有腐敗、有霧霾、有強拆和有冤案。因為沒有人真正願意回到毛澤東的貧窮、愚昧的計畫經濟時代。
近八年來,習近平的倒行逆施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感到恐懼不安;中美以及中歐關係的惡化使他們感到前景暗淡;習近平的個人崇拜使他們感到愚蠢和荒唐;新冠疫情擴散和野蠻封城使他們感到中國沒有人權保障。習近平忘記了中國人不是朝鮮人,許多人到過西方見過世面,大多數中國人認同普世價值,並且這個認識是在改革開放中形成的。正如前清華大學教授許章潤所言,中共維持政權合法性的四條底線:改善民生、保障私有產權、有限自由和政府任期限制均已突破,習近平與人民就成了對立面。目前,深圳特區已走到十字路口,外資撤離,經濟下滑,企業家惶恐不安,但習近平仍在推行政治管控,其結果將會把深圳變成一座死城。儘管廣東和深圳民眾不敢公開表達他們的不滿,但他們用腳投票,下跌的股票和高漲的留學潮就反映了民心。不受待見、身心俱疲的習近平即將面對五中全會的挑戰,他的處境將與深圳前景一樣凶險難測。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