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有報 因果不虛」的2則故事(圖)
善惡到頭終有報。(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一)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
神秘人說因果
雍正年間,蘇斗南先生在白溝河邊的酒店裡,見到一個朋友。這個朋友一邊喝酒,一邊發牢騷,講什麼「天理無存,善惡無報」的話。
忽然,有一個騎馬而過的神秘人物進來,對他說:
「您埋怨世間因果不兌現?請想:好色之徒,必然得病;嗜賭之徒,必然輸貧;搶劫之徒,必然被抓;殺人凶手,必然抵命;這些都是因果報應。當然,同是好色,稟性有強弱之分;同是好賭,手段有高下之別;同是搶劫,有首惡與脅從之差;同是殺人,有故意與誤殺之分。那他們的報應,自然應該各有區別。即使報應,有的是功過互抵,有的是以明顯的方式得報,有的是以隱晦的方式得報。有的人,福報未盡,須待他日再惡報。勢不能齊,理宜別論。非常玄奧精微!
您依目前所見,而怨天道不明。說話太不謹慎了。再就您本人來講,您的命中,應做到七品官。因工於心計,趨炎附勢,上天削為八品。您從九品升為八品時,心中暗喜,自以為得計。殊不知:是您的品行不正,神將你從七品給削降下來了。」
接著,那位神秘人物,又走近那個朋友的身旁,耳語了好一會兒,再大聲地說:「您的這些事,全忘了嗎?」
那個朋友聽後,嚇得滿身是汗,問道:「我這些隱私,你怎麼都知道啊?」
那位神秘人物笑著說:「人之所為,神靈盡曉。豈獨我知!」說完話,出門上馬,轉眼就不見了。
善惡到頭終有報,因果不虛!
(二)《玉歷寳鈔》有如下記載:
人算不如天算
宋朝有位縣令為人低調,不事張揚。滿期榮歸故里,閉門謝客,對於與自己不相干的任何事都不聞不問,安逸享受,頤養天年,頗得隱居之樂。只是想到桑榆之年膝下無子,難免心中屢生憂愁。不久,他的夫人竟生得一子,夫婦倆欣慰無比,珍愛之情難以言喻。
後來,這兒子患病,生命垂危,把這位歸鄉養老的老縣令急壞了。他聽說嶗山有位道士能預卜未來,便親自前往叩問。
道士聽了他的敘述和請求之後,只是淡淡地一笑,說:「貴公子還有許多事未了,哪能這麼小就死呢?你就放寬心,他死不了,哈哈!」
老先生不知道士何意,是凶是吉,尤其道士那哈哈一笑,更讓他有不祥之感。老先生回家請得一位名醫,想不到很快就把兒子的病給治好了。
這位公子長大成人後,性情驕縱,行為放蕩,吃喝嫖賭,無惡不作,沒幾年的工夫就把老先生的家產悉數糟蹋光了。到後來,那位老縣令竟然流離失所,寄食於人,死後,誠如「若敖之鬼」,落得無後人祭祀。
鄉親們議論說:「這位老先生無惡無罪,為何會生出如此敗家兒子?」大家都迷惑不解。
後來有人講:「想當初,他不過是一個處境寒酸的窮學生,一旦做了縣令官員,任期不滿十年,便突然成了腰纏萬貫的富翁。那麼,他的為官之道、致富之路,還用得著細說詳析嗎?所以有這樣的報應,也在情理之中。」
人們仔細一想,終於恍然大悟:「看來,人有隱秘,神有慧眼,人算不如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