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都關注的螞蟻集團IPO神秘操作引髮質疑(圖)
市場認為螞蟻集團這次IPO可能沒有得到充分審查。(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10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央行千方百計想對中國螞蟻集團加強控制,而有消息傳川普(特朗普)政府也考慮對其進行制裁。並且螞蟻集團在IPO(首次公開募股)上市過程中的神秘操作引起質疑,市場認為這次IPO可能沒有得到充分審查。
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螞蟻集團,是中國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公司。螞蟻集團起步於網上購物網站淘寶網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2014年,阿里巴巴集團分拆旗下金融業務,成立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螞蟻金服),2020年6月變更為螞蟻集團。
螞蟻集團將有望在10月同時在香港交易所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科創板同步上市。此前在港臺時間9月18日晚,螞蟻集團在上交所首發申請通過。從8月25日螞蟻集團申請被上交所受理至今,審核過程只用了25天,過審速度之快令人驚訝。
據悉,螞蟻集團IPO集資規模上看350億美元,不過,螞蟻集團在IPO過程中的罕見做法現在引起質疑,認為這次IPO可能得不到充分審查。
10月6日,《路透社》引述多名知情人士表示,螞蟻集團在IPO過程中採取了一些特殊做法,例如,將承銷工作切割,給予數家投行分別負責,導致沒有任何一家投行瞭解整個IPO過程全貌。
再例如,參與此次IPO的一些銀行並不知道,螞蟻集團IPO的香港部分將不會有基石投資人。基石投資人(Corner Stone Investor)是指在大規模股份募資中,以禁售期換取優先認股權的投資者,他們通常會購買大量股份並持有一段時間。
還有,螞蟻集團的其它特殊措施包括:要求投行人員簽下個人保密協議,並且要求一些投資人必須說明為何自己應該獲准參加IPO路演推廣會議。
螞蟻集團還希望主要承銷商不要參與競爭對手的IPO計畫,這也相當罕見。
一般來說,投行接下承銷任務後,簽署保密協議是慣例,但很少有企業會要求投行人員個人也要簽屬保密協議。此外,主承銷商通常會參與整個IPO過程,投行業者內部也會建立明確的防火牆,區隔負責不同交易的團隊,以解決客戶的競爭對手問題。
但是,螞蟻集團的要求讓銀行被迫在客戶間做出選擇。中信證券在獲准參與螞蟻集團的上市交易之前,已經退出螞蟻集團的競爭對手--中國京東集團旗下京東數科的IPO交易。
三名消息人士指出,螞蟻集團的措施讓一些銀行界人士及投資人備感挫折,也令市場感到困惑。再加上這次IPO獲得中國金融監管機構快速批准,一些律師及銀行業專家指出,這次IPO可能得不到充分審查。
螞蟻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聯繫密切,後者不僅是螞蟻集團第一大客戶,也是其重要供應商。
螞蟻集團在其數百頁的招股說明書裡反覆強調,其「不是利用自身資產負債表開展業務或者提供擔保」、由金融機構「獨立進行信貸決策並承擔風險」、基於促成的信貸規模「收取技術服務費」,暗示與這些資金和中國官方金融監管指標無關。
不過,中國央行可不這樣想。
中國央行原行長周小川此前撰文描述了金融科技公司如何與監管博弈及渾水摸魚,並以支付寶舉例道:第一張第三方支付牌照給了支付寶,後來支付寶又挂了餘額寶,於是就開始有爭議了,餘額寶裡的錢究竟算支付備付金還是算存款呢?這涉及是不是銀監會監管的問題。如果說算存款,就需要承擔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等要求。餘額寶後來又掛上了天弘基金,而天弘基金就歸證監會管了。
9月24日,中國央行副行長範一飛在中國支付清算論壇表示,將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將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企業納入金融控股公司範圍監管,加強功能監管。
從中國央行和官員的表態來看,均劍指螞蟻集團。
而川普政府此前對中港官員及華為等中國公司制裁引發熱議,不過有一些分析認為,應該制裁阿里巴巴集團,因為其業務涉及了銀行、保險、基金等金融領域,還涉足了人工智慧、企業服務等諸多非金融領域。
新加坡國立大學高級研究員及講師Alex Capri表示,華府正在對中國科技公司發起更多指控,表明川普政府確實在尋求科技產業方面與中國脫鉤。Capri表示,阿里巴巴集團在中國屬於「國家級科技領軍企業」,這一事實或許足以成為華盛頓下一波制裁的目標。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