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闢至極 20句古訓道破國家敗亡之因(圖)


使用有才能的人,對國家是有好處的。使用「聽話」的人,只是對自己暫時有益而已。(繪圖:志清/看中國)

古訓1】推賢讓能,庶官乃和。(《尚書•周官》)

【今譯】推薦有才有德的人,並把職位讓給他們,這樣一來,各級官員就會和諧一致。

 

【古訓2】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周易•系辭下》)

【今譯】德行不厚,但地位卻很高;智力低下,卻謀劃(軍國)大事;能力小,卻擔當大任。這是很少不遭受災禍的。

 

【古訓3】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周易•系辭下》)

【今譯】君子處在平安的地位,但不要忘記有傾危的可能;政權牢固,但不要忘記有滅亡、喪失的可能;國家雖得到治理,但不要忘記有出現禍亂的可能。這樣做了,不僅可以個人安全,而且國家也能保得住。

 

【古訓4】使能,國之利也。(《左傳•文公六年》)

【今譯】使用有才能的人,對國家是有好處的。(使用「聽話」的人,只是對自己暫時有益而已)

 

【古訓5】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民也。(《左傳•文公十三年》)

【今譯】上天創造出百姓,還為他們樹立君主,是讓國君來給百姓謀利益的。


只要有利於國家,死生都不管它,置之度外。這才是國君的良知、良能!(繪圖:志清/看中國)

【古訓6】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一人肆於民上,以從其淫,而棄天地之性?必不然矣!(《左傳•襄公十四年》)

【今譯】上天非常愛護百姓,難道會允許國君一人,在百姓的頭上為所欲為,放縱他的邪惡,而丟棄天地撫育百姓的本意?一定是不會這樣的啊!

 

【古訓7】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傳•昭公四年》)

【今譯】只要有利於國家,死生都不管它,置之度外。(這才是國君的良知、良能!)

 

【古訓8】聞以德和民,不聞以亂。(《左傳•隱公四年》)

【今譯】只聽說用德行來安定老百姓,沒有聽說用禍亂來安定老百姓的。

 

【古訓9】憑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左傳•隱公四年》)

【今譯】依仗武力而沒有民眾的支持,暴虐殘忍而沒有人親近。民眾背叛,親人遠離(妻子兒女都離他遠去),這種國君不通人性,無濟於世,只有死路一條!

 

【古訓10】亂政亟行,所以敗也。(《左傳•隱公五年》)

【今譯】急速的施行使國家混亂的政治措施,這是使國家敗亡的原因。


只聽說用德行來安定老百姓,沒有聽說用禍亂來安定老百姓的。(繪圖:志清/看中國)

【古訓11】親仁善鄰,國之寳也。(《左傳•隱公六年》)

【今譯】親近仁義,與鄰國良好的相處,是一個國家最寳貴的東西。

 

【古訓12】政以治民。刑以正邪。(《左傳•隱公十一年》)

【今譯】政策是用來管理老百姓的。刑法是用來糾正邪惡的。(不能用刑法、苛政,來鎮壓百姓)

 

【古訓13】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彰也。(《左傳•桓公二年》)

【今譯】國家的衰敗,是由於官吏的邪惡;官吏沒有德行,專寵、賄賂就會公開盛行。

 

【古訓14】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左傳•莊公十一年》)

【今譯】夏禹和商湯這些賢明的君王經常檢討、責備自己,因此他們的國家很快便興旺、發達;夏桀、商紂這些暴君,經常怪罪、責備別人,因此他們十分迅速地滅亡了。

 

【古訓15】難不已,將自斃。(《左傳•閔公元年》)

【今譯】經常的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沒完沒了的亂折騰),這樣的國君必將自取滅亡。


夏禹和商湯這些賢明的君王經常檢討、責備自己,因此他們的國家很快便興旺、發達。(繪圖:志清/看中國)

【古訓16】信,國之寳也;民之所庇也。(《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今譯】講信義,這是國家的寳貝。人民是靠它(國君講信義)來得到庇護保障的啊!

 

【古訓17】違民,欲猶多,民何安焉?(《左傳•宣公十二年》)

【今譯】違背老百姓的願望,國君私慾又很多,老百姓怎麼能平安地生活?

 

【古訓18】(官員)背施,幸災,民所怨也。(《左傳•僖公十四年》)

【今譯】(官員)背棄所受過的恩惠(受人民養育、擁待、支持、幫扶),又幸災樂禍,這種官吏是百姓所怨恨的人!

 

【古訓19】無信,患作;失援,必斃。(《左傳•僖公十四年》)

【今譯】沒有信義,禍患就會發生;失去援助,必定要滅亡。

 

【古訓20】恃才與眾等,亡之道也。(《左傳•宣公十五年》)

【今譯】依仗個人的才能和依附自己的人多(而不顧仁義道德和別的一切),這是走向亡國的路。

本文留言

作者董其昌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