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上游水庫群是中華民族的難逃之劫(圖)


三峽大壩(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6月29日訊】全國民眾都在密切關注重慶水災,因為重慶在三峽上游,若爆發特大洪水必將危及三峽水庫。所以王維洛警告下游民眾要有思想準備,見勢不好就要往高處逃。最新的消息是6月23日的官媒報導:《重慶16個區縣出現暴雨成功抗禦烏江洪水》,稱「重慶16個區縣出現暴雨,61條次中小河流出現1至3米漲水過程。多部門通過科學開展聯合調度,成功抗禦烏江洪水。」烏江是長江的一條支流,發源於貴州,在重慶匯入長江。細讀這條新聞,找不到如何抗禦烏江洪水的詳情,但可以判斷烏江洪水不算大。16個區縣下暴雨是整個重慶地區,具體到烏江流域,並無大暴雨,因為最大的日降雨量在江津,不過113毫米,剛剛達到大暴雨的級別。但是,官媒在報告水庫削峰成就時卻陣仗不小,值得引用:

經重慶市水利局與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上游水文局、重慶相關區縣水行政主管部門及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適時信息共享,開展滾動會商研判,對烏江貴州境內構皮灘、思林、沙沱,以及重慶境內彭水、銀盤江口等水庫(水電站)科學開展聯合調度,通過攔、錯、蓄、泄多措並舉,削鋒效果明顯。監測顯示,烏江洪峰已於22日20時20分順利通過烏江武隆站,洪峰水位191.19米(低於警戒水位0.17米),較調度前預報洪峰水位下降1.59米。

重慶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水庫群聯合調度成效顯著,有效減輕了重慶彭水及武隆防洪壓力,實現了「零傷亡」和「零轉移」目標,保障了烏江流域沿江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經過多座水庫聯合調度,削減洪峰1.59米;如果沒有這些調度呢,實際上的水位也就是剛剛超過警戒水位,離保證水位還有相當距離。這樣說,並不是否定水庫群聯合調度,而是說這次烏江削峰是打太平拳,水不夠大,有沒有這個「水庫群聯合調度」都可能是「零傷亡」和「零轉移」,沒必要誇大戰績。

更新的消息是,南方強降雨不減,安徽省六安地區河水暴漲且漫出堤外,若干村莊被淹,萬畝以上農田被淹,數百人被困。有300座水庫的蓄水同時超出防洪限制水位,佛子嶺、磨子潭、白蓮崖、龍河口等大型水庫已緊急泄洪。就在一天之前,6月24日的新聞還特別提到「精細調度佛子嶺、磨子潭、白蓮崖三大水庫聯合調控洪水,在確保水庫水位安全可控的前提下,保證了下游防洪安全。」一天之後就變成「必須緊急加速泄洪」了。也就說,這個水庫群自身的安危都成了問題,首先要泄洪自保了。最新的消息是:中國中央氣象臺昨日繼續發布豪雨特報,長江沿岸已有逾900座水庫滿水位,正全力泄洪中。從任何角度看起來,情況真是不妙。900座水庫滿水位!一座潰壩,就是天大的事情!

以烏江削峰、淠河泄洪為由頭,我想談談「水庫群聯合調度」的話題。中國建水庫已達瘋狂之程度,1995年數字是8.5萬座,佔世界水庫總數的一半以上,現在據說有9.8萬座,接近10萬了。不僅僅是數量超高,而且往往在一條河上搞「梯級開發」,造成數百條河流不同程度的斷流。祖先遺留給我們的河流,全被這些混蛋毀了!新的名稱是「水庫群」。官媒浪漫地宣稱:「從長江中游溯流而上,能見到幾十座具有防洪功能的大型水庫遍佈干支流水脈,鱗次排開。這是近幾十年來,中國水利建設在長江上中游史詩般的呈現。……多年來,長江防總統籌協調長江上游水庫群,結成一條水庫生態鏈,奏響了一曲互利多贏的‘合奏曲’,惠及長江全流域。」

讓我們來看一看2017年長江流域主汛期的「水庫群聯合調度」。

首先是三峽以下洪水滔天,水位持續快速上漲。根據事先的預案,此刻三峽水庫要儘可能蓄住上游洪水,減輕中下游負擔。於是長江防總34個小時內,先後發出5道調度令,一步步將三峽出庫流量從每秒2.73萬立方米削減到每秒8千立方米。這種調度的風險是三峽削減泄洪量會造成本身水位快速上漲,用盡防洪庫容,並使大壩陷入險境。危急時刻顯出水庫群聯合調度的優勢:根據天氣預報,長江防總讓金沙江等上游梯級水庫提前放水,騰空庫容,然後盡量蓄住上游洪水,減少進入三峽水庫的水量。實在蓄不住了也只能泄洪,但金沙江梯級水庫下泄的洪水,要經過6天才能流到三峽水庫,而這時中下游洪峰已過,三峽水庫開始泄洪已不致造成疊加洪災。2017年的調度不能不說是一次成功的經驗,但僥倖的成分很大,如果天氣預報不准,上游梯級水庫群來不及騰空庫容,來水太多,為了自保只能拚命泄洪,三峽大壩就可能遭受來自上游的疊加洪水。那時候,三峽大壩為了自保,也只能來多少水放多少水,把多次疊加形成的千年洪水、萬年洪水全放下去,使下游遭到滅頂之災。2017年是打了個時間差,但如果老天爺不給你這個時間差,三峽水庫蓄滿了,但中下游洪水還不退,那麼三峽要不要開閘泄洪?

再以1998年洪水為例,先後有八次洪峰,事先並不能準確預測,你到底決定攔截哪一次?1998年長江第三次洪峰之後,中央氣象局預報「長江流域的降水可望近期結束」。不料雨區又轉回來,形成了第四、五、六、七、八次洪峰。如果三峽水庫調度者根據國家氣象臺預報,下決心攔截第三次或第四次洪峰,後來接踵而至的幾次洪峰就可能產生迭加效應,造成比單一洪峰更大的災難。幸好1998年三峽大壩尚未完工,否則剛建成就要出大麻煩。水庫群調度比單一水庫調度要複雜得多,合奏比獨奏難得多。應付一加一等於二這種簡單情形,水庫群無疑有優勢。但在複雜的條件下,相關因素過多時,水庫群則難以調度,顧此失彼,一招失算,滿盤皆輸。

生態平衡是經歷了億萬年的自然調整逐漸形成的,人為的干預,以工程措施解決生態問題必定造成更大的災難。這跟市場經濟和計畫經濟的道理一樣:市場、價格是自然形成的,天然合理;政治權力、那些自以為是上帝的人一旦介入,必定是災難。

水庫群不出問題則已,一出問題必然是毀滅性的。不要忘了,1975年板橋、石漫灘水庫群60多座水庫相繼垮壩潰決的大慘劇。包括三峽在內的長江上游水庫群,總有一天會給中華民族帶來一場亙古未有的浩劫。

2020年6月26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鄭義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