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卻得不到的人生」該如何面對?(圖)


「想要卻得不到的人生」該如何面對?(圖片來源:Adobestock)

「想要,卻得不到的人生」面對焦慮的情緒,傾聽內心為痛苦騰出空間……

人生只有一次,我們一路上都在抉擇;抉擇本身的定義,就是排除其他選項,將它們鎖在門外。我們沒有選擇的那條路,以及我們經歷不到的人生,都需要受到照顧,否則它們就會在心靈的倉庫中累積層層灰塵,在你因為焦慮和其症狀而打個大噴嚏的時候,你才會知道。

雪瑞兒・保羅提到,在多年前的某天,我正要從兒子的陶藝課離開時,和其中一位媽媽聊起來,她的兩個女兒也上這堂課;我問了一些普通問題,像是:「她們幾歲?妳們住在哪裡?」之類的。女孩們進衣帽間拿外套,接著,她們互相嘻鬧的樣子,有某種細微到幾乎無法察覺的渴望,讓我的心一陣刺痛。

當我們知道第二胎是男孩時,我既高興又難過。我一直想像自己會有個女兒,所以在大兒子出生後,我還懷抱著第二胎是個女孩的希望。結果不是女生,那天知道胎兒的性別檢查結果之後,我躺在床上,意識到自己不可能養育女兒。我記得我沒有哭,卻一直在心裡重複「我是兒子們的媽媽」這句話,試著去調適。但在那之後,我還是哭了,因為我知道我們必須透過悲傷,才能接受。

陶藝課結束後我得帶小孩,所以我就在自己的心靈中,把這份欲望分門別類安置好,並且相信當放慢腳步的時刻到來時,它就會重新顯露出來,接受它所需要的關懷。

當天晚上稍晚,我感覺到它再度高漲,那一瞬間,我的自我心智被一個倉促、徒勞又陳腔濫調的「如果」問題絆倒─「如果我在這個時候或那個時候,做了不一樣的選擇的話?」─以作為一種手段,去逃避欲望的不適感。我的小小心智試圖控制過去,藉由讓我陷入侵入性思維所編織成的鐵網柵欄的死胡同裡,去逃避脆弱與未知的感覺;但顯然是無濟於事。我在那裡待不到一秒,就把柵欄打開,離開我的思緒,走進感覺的領域,讓自己沉入其中,再將呼吸帶進我的心裡。

接著,悲傷就流進我全身。我立刻就知道這樣的悲傷,並不只是因為無法體會養育女兒或一對姐妹是什麼感覺;它也來自於沒有生第三胎的心痛。我們決定只生兩個小孩。雖然對我們家來說,這已經是個令人滿足的決定,但我的心還是很常被刺痛。痛苦就在那裡,沿著甜蜜又悲傷的河道往上,蜿蜒地從我的心,流到靈魂,再流到眼睛。讓自己全然投入純粹的痛苦,總是甜蜜的。我們與痛苦搏鬥,來自另一個年代或生命階段的根深蒂固的習慣,正在抗拒痛苦; 然而堡壘一旦崩落,流出的淚水中一定帶著微笑。甜蜜的赦免、甜蜜地敞開內心,甜蜜的眼淚洗刷了痛苦,將欲望轉變成感恩。

人們很容易被渴望必然需要行動的信念所影響。如果我偶爾想到想生第三胎,就代表我必須生第三胎;或是如果我渴望有個女兒,就代表我一定得有個女兒。成長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就是意味著擁有能夠接納感覺,並且不急著馬上解決的能力;以及相信唯一的解決方式,就是有意識地接納且照料這些感覺。我們也會下錯誤的結論,認為每一種經過我們意識領域的感覺,都是無可爭辯且在任何情況下都屹立不搖的真實。我們不知道自己能夠單純去感覺渴望就好;渴望最終並不一定非得成為現實。換句話說,我偶爾可能會想要有個女兒,但我更深一層的真實是兩個小孩(這兩個男孩)就已經讓我們的家庭很美滿。

因此,我們要做的永遠都一樣:為痛苦騰出空間,靠近它、歡迎它、愛它,並且轉向美好與感激。幾年前,當我躺在那時快五歲的兒子身邊時,我的心裡就已經深信,他對我而言是難以置信的珍貴,每天都讓我的心感覺好像要因為愛而炸裂,讓我的靈魂歌唱,用無法想像的喜悅把我填滿。我經常聽到患者說:「但如果我現在允許自己渴望其他人事物,不就代表我不愛現有的伴侶、小孩跟父母,或是不知足嗎?」不,完全不是這個意思。熟習的心智能將這兩件事分得很清楚。

事實上,能夠接納兩者的態度,正是成熟和焦慮解藥的特徵。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自我的心智相信,若我們能將每次經驗都分門別類,就能感覺比較有掌控權。我們可以把香料歸類、把衣服整理好,但內心的國度經常是無法分類的混亂地帶。我們能盡力而為的,就是為明顯對立的事物騰出空間,將兩者皆視為真實,但也知道其中任一並不會讓另一方無效。我能夠體驗渴望有個女兒的片刻,同時也為我有兩個兒子感激涕零。我能允許自己去渴望養育姐妹的經驗,但同時也樂於享受這樣的未知旅程:看著兩個兒子錯綜交織出一層層的複雜關係(而且我的確期待有個孫女)。我可以悲傷、可以慶祝;可以失去,也可以去愛;可以渴望,也可以感激。我的心有容下一切的空間。
 

本文整理、節錄自雪瑞兒・保羅(Sheryl Paul)《焦慮是禮物:24個練習,學習自我治癒技巧,擁抱真實的自己》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時報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