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難見 五月黃河突然變清有何預兆?(組圖)
黃河發源於青海,流經陝西黃土高原地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眾所周知,黃河發源於青海,流經陝西黃土高原地區。由於河流切割作用和雨水沖刷作用,黃河兩岸疏鬆的土壤泥沙,每年都會大量湧入河道中。而且黃河在陝西境內,彙集了9條支流的水量,每條支流也會把數量驚人的泥沙帶入黃河中,致使河水中含泥沙量極高,水色渾濁深黃,有「一瓢河水半瓢沙」,「一石河水六斗沙」之說,「黃河」之名由此而得。
畫線部分為河水變清的水樣。(圖片來源:網絡)
黃河水變清的區域當然是指的華北平原這塊,而這片區域的黃河水變清也確有其事,在歷史典籍中至少有119次的記錄。自古以來大家看到的黃河都是黃色的,因為水裡的泥沙太多,民間還流傳著「千年難見黃河清」的說法。所以黃河水變清這「千年難遇」的景象對古人來說可是大事。
在歷史上,宋徽宗在位期間,他一人就經歷了三次黃河變清的事件。
宋徽宗1100年登基,1126年退位,在位26年。第一次黃河水變清是在1107年,黃河突然變得清澈,清澈區域大約長有八百里而且七日七夜未變渾濁。隨後當地官僚紛紛上報認為這是祥瑞徵兆,卻不知黃河水清已經開始昭示著北宋的滅亡。而在同年南宋開國皇帝趙構出生了。
隨後連續三年,黃河水年年變得清澈。三次黃河水清,可謂千古未有。在貌似吉祥徵兆的歡呼聲中,老百姓開始疑惑了,難道真的這昭示了我們將迎來千年未有的盛世?見風使舵的官員們也開始編寫傳黃河清,盛世興這類阿諛奉承的歌謠。
可是現實卻是,這樣子連續共三回的黃河水變清,並沒有帶來所謂的盛世。反而是在國家的邊界不斷受到外族的侵擾。沒過幾年,強悍的金軍直接南下圍困汴京,把宋徽宗及宋欽宗如此一大家子的皇家貴族給劫走,宋徽宗到死都沒回到自己的國家,最終導致北宋的滅亡,這就是歷史著名的「靖康之變」也是大宋朝的奇恥大辱。
在這次事件中,在第一次黃河水清時出生的宋徽宗第九子趙構倖免於難。他便把北宋國都往南遷往杭州,開起了南宋時代。
庚子年 異象頻 五月黃河水變清
到了2020年5月,民眾紛紛發現,這個月開始中國黃河大橋下面的水前所未有的突然變清,這是幾百年沒有的奇事。下圖為五月份黃河大橋下面的黃河,可以清晰看到黃河突然變清。
圖為五月份黃河大橋下面的黃河,可以清晰看到黃河突然變清。(圖片來源:網絡)
其實,黃河從2000年就開始變清,一直持續至今。據地質史專家李鄂榮考證,歷史記載「黃河清」最長的一次為1727年,黃河澄清2000餘里,然而發生在本世紀的「黃河清」持續時間之長遠超記載,實在是「史所罕見」。
黃河清 聖人出
在中國古代,有句話叫「聖人出,黃河清。」
三國時期,魏朝的李康在他的著作《運命論》中提到:「夫黃河清而聖人生。」
明朝羅貫中在《平山冷燕》第八回寫道:「普天有道聖人生,大地山川盡效靈。塵濁想應淘汰盡,黃河萬里一時清。」換言之,聖人出現時,大地山川都會傳遞靈異,塵世中的污濁會被淘汰,萬里黃河變清就是徵兆。
唐朝著名的預言《推背圖》中也曾預言:黃河水變清澈,將有真命天子或聖人降世。
據《推背圖》第五十四像中讖曰:「磊磊落落殘棋一局,啄息苟安雖笑亦哭。」頌曰:「不分牛鼠與牛羊,去毛存砹尚稱強。寰中自有真龍出,九曲黃河水不黃。」
「寰中自有真龍出,九曲黃河水不黃」是指否極泰來,寰宇將有真命天子或者說聖人出。
「黃河清」預示將有叛亂?
歷史上除了有「聖人出,黃河清」的說法,還有一種說法是「河當濁而反清,陰欲為陽」,將視黃河清為一種叛亂、不祥之征。
據《後漢書·襄楷傳》載,漢桓帝劉志桓帝延熹八年、九年(公元165年-166年),黃河連續變清,當時朝廷上下皆以為瑞祥之兆。但東漢著名的方士襄楷卻認為:「河者,諸侯位也。清者屬陽,濁者屬陰,河當濁而反清者,陰欲為陽,諸侯欲為帝。」
據《水經注》卷五引《續漢書》記載:當時襄楷呈上奏疏說:「《春秋》的經文和傳文沒有河水變清的記載,但今天卻發生了這樣的事。《易乾鑿度》曰:『上天將有吉兆下降,河水先變清。』《京房易傳》曰:『河水清,天下平。』
如今上天昭示反常的預兆,大地出現妖異,民間疫病流行,這三種情況同時出現,黃河水卻變清了。《春秋》中『麟』原不該出現而出現,孔子把這當作災異記載下來。河是諸侯的象徵,清是光明的徵兆,黃河變清難道是諸侯襲擊京師的預兆嗎?」次年漢桓帝駕崩,徵召解瀆侯來做漢室的後嗣,這就是漢靈帝。建寧四年(公元171年)二月,黃河又清了。
據明末學者顧炎武歸類整理的事例:桓帝九年河清,「明年,帝崩。靈帝以解瀆亭侯入繼」;北齊武成帝時河清,「後十餘歲,隋有天下」;隋煬帝時武陽、龍門數次河清,「唐受禪」;金衛紹王時河清,「後四歲,宣宗立」;元順帝至正二十一年平陸以下黃河清五百餘里,「明太祖興至其後,尤驗」;明正德河清,「世宗以興王即位」;泰昌河清,「崇禎以信王即位」。
因此,從上述的兩種觀點來看,「黃河清」的現象都預示著人世間將有重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