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兵書的智慧《六韜》(10)(圖)


考核工作績效,讓他的德才與官位相稱,就是掌握舉賢的原則、方法。(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六韜》是中國古代一部著名的兵書,意為六種祕密的戰術謀略,內容以姜太公與周文王、周武王問答的方式寫成,對後世兵學有重大影響,宋代將其列為《武經七書》之一。

舉賢第十

周文王問姜太公說:「君王致力於舉用賢能的人,可是卻不能有實質的效果,社會日漸動亂,終導致國家陷於危難之中,請問這是什麼原因呢?」

姜太公答說:「雖選出賢能的人卻不加以任用,這也只是徒有舉賢的虛名,而沒有實際任用賢能的人啊。」

周文王問:「那麼,導致這種錯誤的原因是什麼呢?」

姜太公答說:「原因就在於君王喜歡任用世俗所稱讚的人,因而就不能得到真正的賢人了。」

周文王問:「為什麼這樣說呢?」

姜太公說:「君王如果以為世俗大眾所稱讚的人就是賢能者,或以世俗大眾所詆毀的人就是不肖之徒,那麼就會造成黨羽多的人就會被錄用,而黨羽少的人就會被排擠。如此,小人就會結黨營私而有才能者會被埋沒,忠臣雖無罪卻會被置之死地,奸臣小人憑著虛假名聲來騙取官位,社會也就越來越紛亂,國家也難逃危亡命運了。」

周文王問:「那到底要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舉賢呢?」

姜太公答說:「將相要分工合作,根據其應該具備的條件來選拔人才,根據其應該負的職責來考核工作績效。看看他的能力如何,讓他的德才與官位相稱。這樣做的話,就能夠說是掌握了舉賢的原則、方法了。」

【原文】

文王問太公曰:「君務舉賢而不獲其功,世亂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

太公曰:「舉賢而不用,是有舉賢之名而無用賢之實也。」

文王曰:「其失安在?」

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譽,而不得真賢也。」

文王曰:「何如?」

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譽者為賢,以世俗之所毀者為不肖,則多黨者進,少黨者退。若是則群邪比周而蔽賢,忠臣死於無罪,奸臣以虛譽取爵位,是以世亂愈甚,則國不免於危亡。」

文王曰:「舉賢奈何?」

太公曰:「將相分職,而各以官名舉人,按名督實,選才考能,令實當其名,名當其實。則得舉賢之道也。」

本文留言

作者姜太公 呂望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