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5月開 涉及習近平接班人問題?(圖)
圖為2019年中國兩會(圖片來源: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4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林中宇綜合報導)受疫情影響延後的中共今年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已確定分別於5月21日和22日在北京召開。有外界分析指出,兩會議題或涉疫情、經濟、人事動向乃至習近平接班人問題,其中接班人問題頗為敏感。
對於將於下月召開的中國兩會,港區人大常委譚耀宗接受港媒採訪時披露,人大委員會委員長栗戰書在常委會第17次會議上講到,這次全國人大會議的重點之一,涉及防疫的同時保持經濟工作的進行和脫貧;另一個重點則是「公共衛生立法及修法」。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導指出,今年中國「兩會」最重要的看點無疑是經濟。原因是,武漢肺炎疫情為中國第1季經濟造成巨大損失,當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去年同期下滑6.8%,創下中國公布GDP數據以來的新低。
另外,武漢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共陷入空前的外交困境。西方國家就中共隱瞞疫情正行追責和要求賠償。連中共歷年「大撒幣」的非洲國家,也參與了索賠。中共原本便受到質疑的「一帶一路」政策,今年更可能受到歐洲、非洲及更多國家質疑,當局要如何面對此次挑戰,將是今年「兩會」的重要看點。
香港及臺灣議題也是值得觀察之處。報導直指,今年中國「兩會」是香港「反送中」運動以來的首次,也是臺灣總統蔡英文當選連任以來的首次。無論香港還是臺灣,2019年與北京的關係都顯著惡化,加上疫情影響,中共領導人對港臺議題將如何表態也受到注意。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明居正29日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在疫情報告方面,估計中共會繼續甩鍋外國。至於當前由於全球疫情嚴重,世界各國紛紛呼籲究責中國隱匿疫情罪責、要求賠償的問題,明居正分析稱:就要看各國到底有多生氣,如果真走上國際法庭、沒收公債,真要跟中國脫勾,就會很嚴重;而北京手中的籌碼則是現在還有很多生產線和原料都在中國手中。
近期中共的「小兄弟」朝鮮的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長時間不露面,其生死行蹤均成謎帶來的極大不確定性。外界有輿論懷疑中共此時舉行全國兩會恐怕會變成「批鬥大會」,而且接班人的問題也會提上台面。
自由亞洲電臺刊發評論說,如果金正恩突然去世,誰臨時接替?朝鮮並沒有規定。如果中共「一尊」突然去世,誰臨時接替?也沒有明確規定。雖則中國憲法規定,國家主席「出缺」,由副主席代理主席;但中國國家權力是由中共控制,中共黨章並沒有規定黨魁意外死亡由誰接替。軍委主席一樣,沒有所謂的備位制度。由此顯見中共首腦也不顧死後國家權力真空的問題。
近期中國「倒習」風聲四起,紅二代任志強發出批習文章後已被宣布受查,網路上流傳的給中共高層及退休元老的「建議書」,要求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習近平下臺問題,也引人關注。而4月19日晚突然倒臺的中共公安部副部長孫力軍,其落馬原因也被指涉及反習政變。
臺灣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李酉潭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共產黨通常是在內部政治鬥爭已經擺平後,才會宣布要開兩會,而會議只是走走形式、橡皮圖章。他分析指出:疫情已經造成政局動盪,在國際究責聲浪大,內部也要他承擔責任、大老逼宮的情況下,「恐怕就由不得他不考慮為接班布局」。
不過,李酉潭認為,習不可能宣布自己要下臺,否則他馬上就會變「跛腳」,最多是安排他的人進入常委會。
他說:「將反對他(習近平)的人清出去,最多隻是會安排一些人,比如入常委會增加兩常委。如果國際對習究責很嚴重,他可能被迫兩年後交班;如果還是穩定完成所謂歷史使命,就繼續干。」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明居正對自由亞洲電臺分析稱,對於北京來說,晚開不如早開,愈晚愈不利。而且按照共產黨的邏輯,習近平如果表現出任何一點軟弱,就表示可能出現問題,因此他只會更強硬,軟弱就可能輸。
他認為,這次兩會也「絕對不會」討論接班人的問題,否則「等於直接告訴人家倒臺」,所以北京當局絕對不會表現出軟弱。
至於是否可能出現人事布局鬥爭的問題,他指出:在兩會前夕需要重點觀測習近平「到底能不能打的了什麼人?最近有沒有抓什麼人,抓了孫力軍引發的政法系統有沒有變化?」
也有觀察者認為,習的接班人問題都是在黨內會議討論,兩會不可能涉及,除非需要修憲。
目前身在臺灣的中國大陸異見人士龔與劍認為,兩會只是「花瓶」,每一年召開都是「浪費民脂民膏」。而且從中共的黨史來看,大的問題都是中共高層私下解決的,在公開的大會上不會解決任何問題。
龔與劍說:「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鄧小平逼趙紫陽下臺,就在幾個老人在鄧小平家裡,把趙紫陽逼下臺,要想看到所謂追責這樣的事情,想在人大政協看到?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