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前白宮國安顧問:自由民主台灣暴露北京不可信(圖)

 2020-04-22 13: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舉台灣開放自由的政經制度、新聞與言論自由的成功,讓北京備感威脅為例,證明北京是不可信的夥伴。資料照。
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舉台灣開放自由的政經制度、新聞與言論自由的成功,讓北京備感威脅為例,證明北京是不可信的夥伴。資料照。(圖片來源:Kuhlmann/維基共享資源/CC BY-SA 3.0)

【看中國2020年4月22日訊】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5月中旬將出新書,他舉台灣開放自由的政經制度、新聞與言論自由的成功,讓北京備感威脅為例,證明北京是不可信的夥伴。

麥馬斯特(H.R.McMaster)說:「台灣提供了一個小規模和有力的例證,自由開放的政治和經濟體系、而非專制和封閉的制度,擁有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輔以強而有力的法治,是台灣被北京視為威脅的原因,也暴露了北京是不可信的夥伴」。

麥馬斯特提到,自由與開放社的多元性和包容可能顯得欠缺秩序,但是反映出人類的基本願望,而且具有實質意義,這也是為什麼天安門事件後,許多留在美國的中國人在矽谷成為了創新的領導角色。

史丹佛大學的胡佛研究所援引麥馬斯特的專文「北京怎麼看世界,而我們該如何看北京」(How China Sees the World,And how we should we China),介紹他即將在5月19日上市的新書「戰場:保護自由世界之戰」(Battlegrounds:The Fight to Defend the Free World)。全文刊登於最新出版的5月「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現年57歲的麥馬斯特為退役將領,他於2017年~2018年間擔當美國總統川普的國安顧問。他說,「北京是美國的頭號大問題」,2017年11月8日他跟川普等一行人搭乘空軍一號專機抵達北京做國是訪問時,就發現北京的議題比北韓核武更應優先處理。

「中美關係許多本質上和未來發展的問題早已浮現,反映著北京的基本想法和世界格格不入。」麥馬斯特表示,北京的領導人崇尚封閉、威權的統治模式,且對外輸出這種模式,「北京帶來威脅,世界變得更不自由、更不安全」。

麥馬斯特說:「北京將南海人造島嶼軍事化,並出動軍力到台灣附近及東海海域,由此可以清楚看出北京意圖擴張影響力,但對美國與其它自由開放社會,中國共產黨顯得特別危險的地方,是它軍事與經濟策略合為一體的本質。」

專文從3個面向探討中美關係,包含紫禁城、軟硬兼施的3種策略,與戰略同理心。

川普2017年訪中期間受到了高規格款待,是近代首位受邀於紫禁城用晚餐的外國元首。選擇紫禁城原本是傳達北京對於民族復興的自信,以及北京重返世界舞台的驕傲,但是麥馬斯特眼中看到除了展現北京的雄心,也暴露了北京的恐懼。

而正是出於野心與恐懼,北京想要擴張對鄰國乃至於其它國家的影響力,以重拾因「百年國恥」失去的榮耀,「恐懼和野心密不可分,這解釋了為什麼中共對內對外都沉迷於控制」。

麥馬斯特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其顧問傳遞訊息時,常援引歷史,強調某些主題,其它則避而不談。」

他說,北京推行攏絡、脅迫與隱瞞的三管齊下策略,於全球各地進行威權式的干預。對內,則抑制言論自由和鎮壓反對運動「毫不留情」;對外,「一帶一路」為經濟脆弱的發展中國家設置無情的債務陷阱,讓北京的控制力有機可乘。

「美國對中政策早該做重大的轉變。」麥馬斯特用改變「戰略性的自戀」(strategic narcissism)一詞,呼籲修改「以美國為中心」的假設,不能再以為北京會遵守國際政經秩序的規則,或者尊重人民並推動政治自由化。他說,事實已證明這樣的設想是錯的。

麥馬斯特認為,雖然自由主義價值被北京視為西方的弱點,但實際上是強項,「資訊和思想的自由交流是一種非凡的競爭優勢,也是創新和繁榮的巨大引擎」,「與自由國家人民互動過的中國人,無論是在中國之外或回到中國之後,都是最有可能質疑中共政策的力量」。

除了拉攏海內外中國人民,他表示,美國應與理念相同的國家合作,推倒北京那種野心勃勃擴展國家經濟與極權政治的模式。美國「積極競爭,就有足夠的信心依據」,因為北京在內外都已激起了民眾對於控制的反彈,和不想成為其附庸國家的反對聲浪。

麥馬斯特在結語表示,北京虛張聲勢可能是想喚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主權思想,但普天之下的許多人可不見得同意,也絕不能同意。

責任編輯: 許天樂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