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解封在即 六成隱形感染或成定時炸彈?(圖)
原標題:武漢解封在即學者提醒六成隱形感染未被發現
武漢的嚴控政策有所鬆動(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3月27日訊】武漢即將在4月8日解封,陸媒25日引用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鄔堂春團隊論文提出,武漢市至少59%的感染病例是未被發現的。中華預防醫學會新冠肺炎防控專家組成員姜慶五提出,「砸鍋賣鐵都要做隱性感染的數據,關係到新冠肺炎是否會捲土重來。」在臺灣的疾管署前署長蘇益仁接受本臺訪問表示,中國的官方數據絕對不可信,現在必須做好50%無症狀怎麼處理,目前仍然沒人知道武漢到底有多少人被感染。
中國新聞週刊報導,3月20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自然》)的一篇報導指出,初步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編註:中共病毒)的隱性病例可能佔所有感染病例的60%左右。該結論的主要證據,是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鄔堂春團隊3月6日在醫學論文預印本平臺medRxiv網站發布的論文。該篇論文分析了武漢市衛健委法定傳染病報告系統中,截至2月18日的25961例實驗室確診新冠肺炎病例數據。在這些數據的基礎上,鄔堂春團隊通過建模分析估計,武漢市至少59%的感染病例是未被發現的,其中可能包括無症狀和症狀輕微的病例。
蘇益仁:武漢醫療體系已恢復 無症狀患者若發燒送方艙隔離
臺灣疾管署前署長蘇益仁接受本臺訪問時認為,不知道這近6成無症狀患者最後會演變如何?你也可能說這些無症狀後來就好了,他也可能傳染給別人,假設他傳染給別人,有病例他比較好處理,比較單純,有發燒,再把他隔離就好。
論文中引用世衛組織發布的《人感染2019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2019冠狀病毒病的全球監測》,「無論有無臨床體征和症狀,經實驗室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編註:中共病毒)者」均為確診病例。但中國的確診標準與此不同。在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將核酸檢測陽性病例分為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兩類,此後,無症狀感染者不再被列入確診名單。廣東省疾控中心於3月19日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論文指出,廣東省發現的17例有症狀患者在症狀出現後不久檢測到較高的病毒載量,1例無症狀患者檢測到的病毒載量與有症狀患者相似,這提示了無症狀或輕症患者的傳播潛力。
武漢解封在即 蘇益仁:仍需觀察兩個潛伏期共計28天
蘇益仁指出,武漢在疫情爆發之初,醫療體系會崩潰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一起流行,三月以後「流感」不見了,武漢現在的疫情相對單純。當被問及,這些所謂的「六成無症狀的人」難道不會造成另一波社區感染嗎?蘇益仁說,在武漢有咳嗽、有懷疑的人,他們就把人抓進方艙醫院,這就是最簡單的做法,目前臺灣在做。但是,武漢解封與否跟疫區認定這是兩回事。
蘇益仁:「我想可以講,在武漢高峰期已經過,這大概可以講。」
問:大家還是怕武漢出來的人?
蘇益仁:「當然、當然。所以我們建議臺灣應該要等兩個潛伏期以後再做決定。解封之後兩個禮拜是一個潛伏期,我們一般要觀察兩個潛伏期再觀察怎麼做。他的疫情怎麼樣再觀察決定怎麼做。」
大陸學者提醒:砸鍋賣鐵都要做隱性感染調查預防捲土重來
在《中國新聞週刊》報導中,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原院長、中華預防醫學會新冠肺炎防控專家組成員姜慶五教授表示,在武漢地區,派專業的流行病學調查人員進行抗體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是很有必要的。根據武漢目前的累計確診人數,起碼要做2500人以上的抽樣調查,才能反映整體情況。
姜慶五認為,隱性感染的數據是影響日後決策的重要指標,關係到新冠肺炎是否會捲土重來,以及一旦捲土重來,該如何應對。姜慶五強調,這個調查「即使砸鍋賣鐵也應該做。」有兩件事必須做,一個是採無症狀的帶原者測病毒,看有多少無症狀的人。另外要決定武漢有多少人被感染,這就是做血清流行病學看有多少人有抗體。利用抽血液、血清流行病學的抗體,就知道多少百分比的人被感染,武漢這是很重要的資料。
蘇益仁直指,「現在仍然不知道武漢目前到底有多少人被感染」
蘇益仁:「(大家不相信中國大陸的數字)沒錯,這個地方絕對不可信,現在必須做好50%無症狀怎麼處理,這個地方以後會發生什麼事,你要看中國大陸對這個區塊他怎麼去處理。由公司、社區有什麼狀況,大家互相通報。健康碼又有病人發燒,或者是懷疑的部分,反正,他的方艙空在那個地方,全部集中起來關14天。」
至於歐美疫情成為第二波重災區,何時能獲得控制,也關係著第一波疫情受影響的國家境外移入病例的增加。蘇益仁以武漢的控制方法當作最嚴格的標準來看,武漢從封城1月23日開始到現在大概兩個月。就算是最嚴格防疫管控措施也要兩個月,才能達到目前的狀況。
蘇益仁提醒,歐美國家一開始輕忽疫情的嚴重性,但是他們的醫療、防控能量是好的,一旦啟動很快就能控制,現在全世界要嚴防像非洲、印度、印尼、南美等熱帶區域國家,他們的醫療資源不足,不可能像歐美一樣防控,恐造成第三波大流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