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武漢封城第四日,大街上冷冷清清,2名路人在行走。(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3月17日訊】該如何稱呼這個與中國有關的新興傳染病為「中共肺炎(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近來在公共輿論界引發了不少討論。反對方的論述裡,可以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劉紹華為代表,她在一篇「肺炎疫情下談疾病的命名與污名」文章裡,有相當精彩的論述,試摘錄如下:
「當某個疾病名稱一旦開始使用,之後要將之移除或修改,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在歷史上,這樣的情況屢屢發生,尤其在對他人的同理尊重與人權意識並不明顯的時代更是如此。我們常聽聞的‘香港腳’、‘日本腦炎’、‘西班牙流感’等,就是這種時代下的命名產物,即使專業醫學或醫學史上的名稱可能已經改變,俗稱也難改了,所幸一個世紀已過,這些疾病已不再具有污名意涵。2015年,因應不斷出現的新興疫病,世界衛生組織特別呼籲全球的科學家、政府與媒體,在命名新興疫病時,應避免對於國家、經濟體與人群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我們並不需要以非黑即白的假設性思考譴責使用‘中共肺炎’說法的人,認定必然就帶有歧視污名的意圖;也毋須天真地以為‘中共肺炎’一詞仍然只是技術面或方便而已的中性說法,不會造成污名歧視的效果。………在古往今來的人類疫情中,所有的患者都是受害者,即使是第一位被診斷出來的病人也是受害者,沒有人應該揹負‘傷寒瑪莉’般的歷史原罪,一個地方或一個國家的人群也是一樣的。」
劉紹華是醫療人類學的專家,長期關心弱勢疫病者的處境,她的觀點擲地有聲,當然值得重視。但同一時間,中國官方媒體正全力改寫疫情爆炸性擴散的歷史,共產黨先是淡化早先隱匿疫情、處罰吹哨者,繼而營造舉國封城、醫療人員前仆後繼的悲壯,在疫情稍獲控制後,又轉而推銷「大國抗疫」的優越性,甚至指責其他接連淪陷的國家「抄都不會抄」;而最新的作法是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啟動,指稱新冠(武漢)病毒可能源自於美國。
儘管紐約時報稱呼中國這樣的陰謀論是在「競逐一塊新的、低級的前沿陣地」、「在中國希望被世界各地視為一個積極貢獻者的時候,兜售陰謀論完全是自拆擂臺的行為。」但疫情動搖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根基,所以把這場瘟疫的責任甩鍋嫁禍於他人,正是回補習近平執政正當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不幸的是,把「中共肺炎」改名「新冠肺炎」正是中國這場大外宣的一環,這使得該否使用「中共肺炎」四個字,再度滲入複雜難解的政治意識,已不單純是個醫療人類學的問題。
在這場「大國抗疫」的敘事裡,共產黨高舉反歧視、反標籤、反種族主義的大纛,試圖淡化自己在這場瘟疫裡的責任,甚至形塑自己的「被害」角色,接著再宣傳自己的抗疫成績,鼓吹所謂「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優越性」。它熟稔西方社會人權反歧視的價值,甚至進入這套遊戲規則,用民主的方式來反民主。如果臺灣人,乃至於西方社會無法深刻理解共產黨玩弄這套銳實力的邏輯,只單純地以民主社會所信奉的價值與規則應對,永遠只會被它設定議題,搞得自己天下大亂。
該不該稱它為「中共肺炎」,根本無關宏旨。共產黨只是希望在這討論的過程裡挑弄民族情緒,營造自己受害委曲的形象,最好還能順勢逃避最初隱匿疫情的究責。這是共產黨一天到晚高喊「傷害中國人民情感」,玩弄「屈辱政治」的一環,這裡頭非關歧視、無意標籤,卻只有指鹿為馬、甩鍋責任。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鏈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