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改變中國歷史的北伐戰爭(圖)
看中國獨家優惠 $11.99 原價 $16.99
電子書 改變中國歷史的北伐戰爭(點此購買)
序言
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北伐中原的戰爭,例如東漢末年諸葛亮北伐曹魏,姜維北伐曹魏;東晉劉裕北伐北朝,南宋岳飛北伐大金,清朝洪秀全太平軍北伐大清等戰爭。在1926年蔣介石統帥國民革命軍北伐之前,南方陣營攻打北方陣營的戰爭都以失敗而告終,僅有明太祖朱元璋自安徽起兵北伐滅元獲得全國性勝利,一統天下。因此蔣公統帥領導國民革命軍從廣東出征,推翻帝國主義支持的北京北洋張作霖軍政府,以「三民主義」統一南北中國的北伐戰爭,是中國歷史上最具深遠影響力的大事件之一。
清朝末年,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軍隊,從廣西金田起義北伐,兩年攻克金陵,定都南京,最遠打到天津,就遭到清軍圍剿而失敗。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推翻滿清,中華民國創立後,國父孫中山大元帥也曾經兩次出兵北伐。但由於孫中山創建的革命政府實際上僅擁有廣東一省的力量和資源,結果這兩次北伐也不幸失敗。北伐統一中國,建設「三民主義」新中國就成為孫中山先生的遺願。
本書真實記錄了國父孫中山先生病逝前後,發生在中華大地的一系列影響深遠、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歷史事件:
1924~1925年,廣西和廣東兩省各自分別平定反「三民主義」叛亂,先後實現全省統一。1926年3月,李宗仁、白崇禧率廣西全省軍民加入廣東國民政府,兩廣實現了聯合統一。兩廣統一,不僅鞏固了孫中山創建的廣東革命基地,壯大了革命武裝力量,更重要的是率先給全國其他省份做出了示範榜樣和預示。四萬驍勇善戰的廣西桂軍加入國民革命軍,使廣東國民政府擁有的實力資源擴大到粵桂兩省,所轄的國軍兵力發展壯大到七個軍,為再次北伐中原奠定了實力基礎。
1925年初,大元帥孫中山病逝時,中國南方七省軍政形勢示意圖。(看中國製作)
1925年,國民黨先總理、大元帥孫中山病逝後,蔣介石繼承了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遺志,於同年7月向廣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提出北伐主張。在黃埔建軍和東征平叛中建立卓越功勛的蒋介石,眾望所歸,被推舉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國民革命軍總司令。
1926年7月,未滿40歲的蔣總司令統帥麾下八個軍約十萬兵力,從革命策源地廣州出征北伐。蔣公以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意志,領導中國國民黨和國民革命軍克復重重困難,歷經艱險曲折,迭經浴血奮戰,於1927年4月在上海淞滬實行「四‧一二」清黨,粉碎了蘇俄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企圖篡奪中國革命領導權和分裂國軍的陰謀,由此打響了反共救國的第一槍,開創了反對共產主義的先河。在蘇俄中共和聯俄親共的武漢汪精衛政府的破壞干擾下,同時在北洋精銳孫傳芳敵軍的虎視環伺下,蔣公在艱難困苦中力挽狂瀾,在「四‧一二」清黨後的第六天,創建了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使中國革命的航船駛入正途,西北馮玉祥、山西閻錫山、安徽陳調元、四川劉湘等率各地軍民紛紛響應歸附。
蔣公統帥領導北伐革命軍,衝破重重艱難險阻,僅用兩年時間,便從華南廣西和廣東一直打到比北京天津更遠的山海關長城,以摧枯拉朽之勢,徹底打垮擁有近百萬精兵強將的北洋張作霖軍政府。此後,蔣公領導國民政府和發展壯大為百萬兵力的北伐革命軍,衝破日本帝國主義的阻擾破壞,實現東北易幟,全中國統一在青天白日旗下,完成了國父孫中山先生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遺願。
蔣公和他領導的北伐國民革命軍,特別是廣西「鋼七軍」、黃埔第一軍、廣東「鉄四軍」、山西晉綏軍等國軍,浴血奮戰,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奇蹟,創造了北伐征程最長的歷史記錄,寫下了中國歷史上的輝煌篇章。尤其是在最艱險、對北伐最具決定性意義的龍潭戰役中,廣西「鋼七軍」跟黃埔中央軍將士精誠團結,配合默契,頑強拚搏,終於力挽狂瀾,在1927年8月一舉殲滅「北洋第一悍將」孫傳芳「五省聯軍」,成功保衛了首都南京,奠定了南京國民政府的基業,國民黨元老于右任特書「東南一戰無餘敵,黨國千年重此辭」。
北伐是蔣介石、國民黨和國民革命軍兵征天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發展壯大,以「三民主義」一統天下,走向輝煌的時期。
中華民族的偉大英雄蔣介石和他領導下的英勇北伐國民革命軍將士所創造的豐功偉績,當永載史冊,萬古傳頌。
滄海
2019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