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圖)


「忘」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說文‧心部》:「忘,不識也。從心,從亡,亡亦聲。」「忘」從字形上看就可意會,是指人、事、物、理等從心上銷聲匿跡,不復記憶。「忘」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善於忘記又有甚麽好處呢?

忘記是快樂的源泉

有一個寓言故事:一個人被煩惱纏身,於是四處尋找解脫煩惱的秘訣。有一天,他來到一個山腳下,看見一位牧童騎在牛背上,吹著悠揚的橫笛,逍遙自在。

他走上去問:「你看起來很快活,能教給我解脫煩惱的方法嗎?」

牧童說:「騎在牛背上,笛子一吹,甚麽煩惱也沒有了。」他試了試,卻無濟於事。於是,又開始繼續尋找。

不久,他來到一個山洞裡,看見有一個老人獨坐在洞中,面帶滿足的微笑。他深深鞠了一個躬,向老人說明來意。

老人問道:「這麼說你是來尋求解脫的?」

他說:「是的!」

老人笑著問:「有誰捆住你了嗎?」「沒有。」

「既然沒有人捆住你,何談解脫呢?」他驀然醒悟。

人生在世,總不會都是一帆風順,誰也免不了會遇上一些煩惱的事,倘若總是耿耿於懷,就會越來越鬱悶。

善於忘記才能保持快樂的心情。忘字從心,可以理解為忘記麻煩之心。


忘字從心,可以理解為忘記麻煩之心。(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忘記是養生的秘訣

有人總結自己的養生經驗,歸納為三個「忘記」:

一是忘掉年齡。人的生理年齡是客觀的,但心理年齡則不同。俗話說:「人不思老,老將不至。」善於排除「老」的壓力,保持年輕的心態,鶴髪童顏。

二是忘掉疾病。人生在世,免不了會患病,但「既來之,則安之」,既積極治療,又不必憂心忡忡,把注意力轉移到工作和興趣上,更有利於身體的康復。

三是忘掉積怨。如果一個人生活在仇恨之中,老想著報復,必然不舒暢。

三個「忘掉」,就是要人們永遠保持寬容、樂觀、開朗的心情,為健康長壽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

俗語說得好「沒心沒肺,活到百歲」。忘字可拆解為「亡心」(即「無心」)。

忘記是納新的辦法

忘記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人的大腦每天要接受無數的資訊,把任何資訊都記到腦海裡,不但是不可能的,也沒有必要。只要把大腦裡較為陳舊的記憶清走,新的資訊才能存入。正如給杯子加水,只有倒出一部分,才能注入新的。

學習,其實是在不斷棄舊揚新,是一個不斷地記憶和忘記的過程。忘記——有可忘,方有可記。

常言說「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能忘記自己的工作職責,不忘有恩於我們的人,不忘自己的承諾,更要不忘歷史、珍惜今天。另一方面,「忘」字也是一種灑脫的生活態度,學會遺忘是一種生活智慧和人生境界,樂以忘憂才能逍遙自在。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