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七大奇蹟」無比壯觀 其中之一在中國(組圖)
印度著名古蹟——泰姬陵。(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世界七大奇蹟」是指古代世界的七個宏偉的建築。由於多座建築已經損毀,因此後來人們重新選出了一批新的建築,稱為「世界新七大奇蹟」(New 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
2007年,「瑞士新七大奇蹟協會」(N7W)發起了一項活動,從建於公元2000年以前的現存建築中,挑選出七個代表性建築,代替舊的「世界七大奇蹟」。後經由全球一億民眾網路票選,2007年7月7日在葡萄牙里斯本揭曉成績。
最終,入選「世界新七大奇蹟」的建築包括了中國的萬里長城、古羅馬競技場、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像、祕魯的馬丘比丘、墨西哥的奇琴伊察、以及印度的泰姬瑪哈陵。
泰姬瑪哈陵(Taj Mahal)
泰姬陵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跡之一,佔地達17公頃。它是莫臥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興建的陵墓。
泰姬陵的設計結合了印度建築和波斯建築的風格,被認為是莫臥兒建築最精美的例子。泰姬陵大約在1632年開始建造,在1653年左右完工,使用了成千上萬的工匠,耗資甚巨。
198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泰姬陵列為世界遺產,稱其為「印度穆斯林藝術的瑰寶奇葩」、「世界遺產中令世人讚嘆的經典傑作之一」。
萬里長城(Great Wall of China)
長城是中國古代所建造的最宏大的工程之一,在歷朝歷代都發揮了很重要的軍事防禦作用。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至西周時期(公元前1046-前771年)。春秋戰國時代列強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東、內蒙等15個省市自治區,總長超過2.1萬千米。
宏偉壯觀的萬里長城,名列「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古羅馬競技場(Colosseum)
這個競技場是古羅馬時期最大的圓形角鬥場,建於公元72-82年間,位於現今意大利羅馬市的中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圓形劇場,估計可容納5-8萬名觀眾。
古時,這個競技場被用來進行角鬥比賽、海戰表演、處決、重要戰役的歷史重演、以及演出以羅馬神話為基礎的戲劇。後來用作住宅、工作坊、聖職人員宿舍、防禦工事、採石場,以及基督教聖地等用途。
1980年,羅馬競技場以羅馬歷史中心,該城中享有治外法權的聖座房地產和城外聖保祿大殿之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佩特拉古城(Petra)
佩特拉是約旦南部的一座歷史古城,也是納巴泰王國的首都。阿拉伯傳統認為摩西出埃及後「點石出水」的地方,就是佩特拉。
佩特拉因其赤褐色砂岩高山的色彩而聞名,因而有「玫瑰城」的暱稱。佩特拉古城幾乎全在岩石上雕刻而成,周圍懸崖絕壁環繞,入口處是一條長約1.5公里的狹窄峽谷通道,名為「蛇道」。
古城的核心是一個大廣場,廣場正面是鑿在陡岩上的宏偉的卡茲尼神殿(Al Khazneh)。佩特拉現有100多名居民,一部分仍然住在洞窟裡。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Christ the Redeemer)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由法國紀念碑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所設計,落成於1931年,矗立在里約熱內盧國家森林公園中高710公尺的科科瓦多Corcovado山頂,俯瞰著整個城市。基督像身高30米,站立在8米的基座上。其基座是一座能夠容納150人的天主教教堂。
遊客可從公路或乘坐科科瓦多山鐵路上山遊覽。以前列車到達終點後,人們還需要爬上222級階梯才能到達雕像,這對行動不便者和老年人是一大障礙。2002年的古蹟大整修中,雕像附近安裝了三座全景升降機和四座電扶梯。
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基督像。(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奇琴伊察(Chichen Itza)
奇琴伊察是一處龐大的前哥倫布時期的考古遺址,由瑪雅文明所建,坐落於今墨西哥境內的猶加敦半島北部猶加敦州。
在瑪雅古典時期,奇琴伊察是當時的的主要城市。到了後古典時期,其建築主題中明顯增加了中部墨西哥托爾特克的風格。1221年的起義和內戰,導致了奇琴伊察的衰落,統制中心也轉移到了瑪雅潘。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德·蒙泰喬曾在1531年短期占領過這裏。
契琴伊薩有很多精美的石頭建築,保留至今。這些建築曾被作為神廟、宮殿、舞台、市場、浴池和球場。
由瑪雅文明所建的奇琴伊察考古遺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
馬丘比丘古神廟為祕魯著名的印加帝國遺址,矗立在海拔約240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1983年,馬丘比丘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遺產,且為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根據近年考古研究,馬丘比丘其實是印加貴族的鄉間修養場所,圍繞著庭院建有一個龐大的宮殿和供奉印加神祇的廟宇,以及維護人員的住處。
馬丘比丘由約140個建築物組成,包括廟宇、避難所、公園、居住區,以及大量的石階。人們始終不明白,古印加人是如何將重達20噸的巨石搬上馬丘比丘的山頂的,其技術令現代人自嘆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