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紅樓」事未了 韓正「大管家」重回上海(圖)


蔣卓慶是現任政治局常委韓正昔日在上海的「大管家」。(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9年12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林中宇綜合報導)上海官場日前再現重磅人事異動,三年前從上海調往江蘇握反腐實權的上海「老人」蔣卓慶,再度平調回上海,擔任人大閑職。蔣是現任政治局常委韓正昔日在上海的「大管家」。由於上海楊浦區早前爆出賴昌星式「紅樓」涉黃高級會所事件,而蔣也出道於楊浦。有關異動變得頗有些敏感。

據中共上海《解放日報》12月18日報導,原任江蘇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的蔣卓慶,已接替殷一璀擔任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

殷一璀出生於1955年1月;蔣卓慶出生於1959年8月,比殷一璀小4歲。蔣卓慶曾在上海學習、工作了39年,2016年由上海副市長調任江蘇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後兼省監察委主任。這次是時隔3年後他重返上海市任職。

觀察人士認為,相較而言,蔣在江蘇擔任的是省紀委書記和監察委主任,手握實權,但回上海任職人大,實屬閑散安置。

蔣卓慶是韓正多年「大管家」

公開資料顯示,蔣卓慶是浙江慈溪人,曾長期在上海市財政局任職,曾任上海市財政局(市地稅局)副局長,2002年,蔣卓慶任楊浦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後任區委副書記、區長。

2006年7月17日,中共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祝均一因涉嫌違規使用32億元社保基金而被隔離審查,涉案金額達百億人民幣的上海社保基金案也隨之浮出水面。次月,蔣卓慶調任上海市勞動保障局局長。

2008年,蔣卓慶轉任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2010年兼任上海市財政局局長、黨組書記。2013年3月,蔣卓慶身兼數職,任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政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市孫宋文管委主任。4個月後,他出任上海市副市長,成為副部級官員。分管城鄉建設和國土資源、水務、交通港口、環保、民防抗震等工作。

2016年10月,蔣卓慶首次離開上海,調任江蘇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2018年1月當選為江蘇省監察委主任。

現任政治局常委韓正是自2003年至2012年曾任中共上海市長,2012年12月至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之前,擔任上海市委書記。

而蔣卓慶自2008年2月開始擔任中共上海市府副秘書長約5年時間,此期間韓正主持中共上海市政府工作。韓正升任上海市委書記後,次年(2013年)3月,蔣卓慶升任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府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同年7月升任上海副市長,一直是韓的「大管家」。

蔣卓慶早年任職地楊浦爆官場淫亂腐敗窩案

值得注意的是,蔣卓慶曾任職的上海楊浦區,近期正捲入一樁醜聞,也觸及一大幫仕途經歷楊浦的前任官員。

就在本次人事異動前不久,上海政壇接連出事,且事發楊浦區。

10月21日晚,上海市楊浦法院院長任湧飛被調查。10月23日晚,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副局長岑宏權被調查。10月28日,中共上海市楊浦區委前常委、區委政法委書記盧焱被「雙開」並移送司法。

更具爆炸性的消息是,多家海外媒體報導,楊浦區存在類似當年福建廈門賴昌星式紅樓的私人高級會所事件。

據稱,今年上半年,中央「除惡打黑」巡視督查組在上海起獲了有關該高級會所的內部監控錄像視頻,視頻顯示的內容極其腐敗,淫亂下流,不堪入目。

中共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書記在調閱審看過內部監控錄像視頻之後驚得目瞪口呆。目前,開設該座內部高級私人會所的江蘇籍老闆趙國富已被警方控制。

有關消息未獲官方證實,但中紀委官網10月28日通報上海市楊浦區委前常委、區委政法委書記盧焱被「雙開」並移送司法時,盧焱被指做「兩面人」,甘當黑惡勢力保護傘,干預司法,大搞錢色交易等。

盧焱也是江蘇籍人士,今年7月29日落馬,今年8月28日被正式批准逮捕。有消息指,盧涉嫌為涉黃高級會所當「保護傘」。

據悉,楊浦區這次官場地震已牽出多名官員。除了前述的盧焱、任湧飛和岑宏權等人,楊浦區檢察院批捕科科長傳已畏罪自殺。有消息稱,在楊浦區檢察院內也極有可能要被拿下一、二個至少對應二級或三級高級檢察官的人物。

據美國海外電視網相關消息,該案還涉及到同為江蘇籍的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的某些主要領導,以及早年曾在楊浦區任職的現上海高官。而現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府常務副市長陳寅,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機關黨工委書記諸葛宇傑,市府副市長宗明以及市府副秘書長金興明等領導早先均出道於楊浦區。

消息說,該案還涉及到前任楊浦區委書記陳安傑和現任楊浦區委書記李躍旗,以及楊浦區委副書記兼楊浦區區長謝堅鋼,還包括前後兩任的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原局長與曾經出入過該高級私人會所的其他各級領導人物。

本次從江蘇調回上海的蔣卓慶,在楊浦區同樣根基深厚。

目前,楊浦區這一震動上海官場的事件,暫未見有進一步的動靜。由於上海是江澤民的政治老巢,韓正本是上海江家幫官場代表,而現任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市長應勇均被認為是習近平的親信,官場權鬥會否激化,動向有待觀察。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